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uán

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玄嚣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相传为黄帝之臣玄寿之后(60,62)。③相传帝庚子玄元之后(60)。④少昊时诸侯国玄都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其后有玄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⑤朝鲜族姓。【变】 ①宋初避讳改为元氏(17,21)。②清乾隆时避讳改为〔��〕(17)或��(20,26)。【望】 河间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玄贺,东汉时宕渠人,任沛郡太守,累宫至大司农(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辽宁之清原,内蒙古之乌海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、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忻州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朝鲜族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注其源三: ① “玄氏当出自黄帝子玄嚣。”玄嚣,即帝喾,高辛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 “玄器”,误。 ② “或帝��子玄元之后。” ③ “或黄帝臣玄寿之后。”④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尚友录》云: “玄,玄都,古诸侯之国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

汉代有玄俗,河间人; 南朝齐有玄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布吉爾=根

    读音:Bùjí’ěrgēn/Bugirge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喀尔敏(23,63,180)。【变】 作〔索吉尔根〕(63),误。【人】 布吉尔根扎克丹,清满洲正蓝旗人,世居喀尔敏,顺治中从征福

  • 读音:Y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汉时苦县有颐乡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南),以地为氏,见《史记·灌婴传注》(60,62)。【布】北京顺义有此姓。【人】颐炅,隋时象川(四川雅安)人,学于郑译(21

  • 厄古爾岱

    读音:Ègǔ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外兀歹”。

  • 读音:Hào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曍为暤之俗体,故曍姓,当即暤姓,或为暤姓之分族。)

  • 口引

    读音:kǒu yǐn【源】 ①黄帝之后有口引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②代北姓(27)。一说,口引氏系北魏时若口引氏所改(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若引(27)。②后改为口氏(60,62)。一说亦有改为寇氏

  • 牟莎

    读音:Móush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四川金阳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Chā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义马市公安局提供。淐,本水名,居淐水者或以水为氏。义马之淐氏,原籍山东黄县,淐水似在今山东境内。

  • 卡爾基魯

    读音:Kǎ’ěrjīlǔ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系出索伦部音千部落,汉姓为何(192)。

  • 扎剌只剌

    读音:Zhālázhīlá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扎剌只剌氏(13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扎拉济兰〕(24)。②《辽金元姓谱》有扎剌只扎氏(33),〔扎剌只扎〕似系扎剌只剌之异译。元

  • 拿加

    读音:Nájiá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古候雕雕家支,云南昭通有此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