琞
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62,80)。【人】 琞俨,宋时人(62,80)。琞增,琞本,均为明时人(80)。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同 ‘望’,姓。《正字通·玉部》: ‘琞同望,姓也。宋有琞俨; 明有琞本、琞增。’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琞”称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”
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62,80)。【人】 琞俨,宋时人(62,80)。琞增,琞本,均为明时人(80)。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同 ‘望’,姓。《正字通·玉部》: ‘琞同望,姓也。宋有琞俨; 明有琞本、琞增。’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琞”称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”
读音:Wùdì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新五代史》注云:“五代时有勿定标莎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E-sīmò【源】 唐时契丹首领之姓,见《旧唐书》(60,62)。
读音:yòu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卫国有右公子之官职,后以官为右公氏(7,9,17,60)。【人】 右公弼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一作右氏名公弼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
读音:Zhōng【源】①颛帝裔孙陆终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②夏王桀之臣太史令终古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2)。③系自任姓。黄帝庶子禺阳之裔封于终,因氏(17)。【望】南阳
读音:Jiū/Jiou,Jyou【综】 佤族姓。云南西盟佤族亚木氏,其后裔繁多,亚木四子后代分别改亚木氏为觉、界、究和简恩四姓(159)。亦作交,教等(160)。
读音:Hēi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伊明安之妻为黑佳氏(260)。
读音:Yēsōng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,本家族名,以为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佤族》 有载,未道其详。
读音:zī wú鲁大夫兹毋还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齐大夫兹毋还;汉有侍御史兹毋常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鲁大夫兹毋还之后。”亦作兹
读音:C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湖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曰: “有人以养蚕之业为姓。”
读音:Z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巩县(301)、浙江余姚(389)、萧山(209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花莲、桃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东平、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