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瑚錫哈哩

瑚錫哈哩

读音:Húxīhǎlǐ

【源】①清满洲八旗姓。瑚锡哈哩为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凡六派,出瑚锡哈哩、卦勒察、伊兰费尔塔哈村、宁古塔、沈阳、吉林乌喇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锡伯族有胡西哈里氏(201,433)。〔胡西哈里〕似即瑚锡哈哩之异译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瑚什哈理〕、〔瑚锡哈里〕(254)、〔湖锡哩〕(84)、〔符斯哈喇〕(429)。②后改为关氏(180)。锡伯族胡西哈里氏,汉姓为胡(201,433)。③清满洲镶黄旗中有瑚锡哈理氏(259),镶黄旗满洲领催恩太之妻为瑚什哈里氏,正黄旗满洲鸟枪护军和善之妻为胡什哈里氏,镶红旗满洲马甲巴勒之妻为胡起哈里氏,镶白旗满洲马甲满齐达之妻为瑚思哈里氏,镶白旗满洲马甲底萨木保之妻为呼西哈哩氏,正白旗满洲马甲六十五之妻为呼西哈里氏,正红旗满洲马甲萨尔泰之妻为呼西喀哩氏,正红旗满洲马甲都里木保之妻为呼西喀尔氏,正白旗满洲闲散拉木达妻为呼西哈尔氏,镶白旗满洲马甲底萨木保之妻为呼什哈哩氏,正白旗满洲闲散拉马达之妻为胡西哈拉氏(260),〔瑚锡哈理〕、〔瑚什哈里〕、〔胡什哈里〕、〔胡起哈里〕、〔瑚思哈里〕、〔呼西哈哩〕、〔呼西哈里〕、〔呼西喀哩〕、〔呼西喀尔〕、〔呼西哈尔〕、〔呼什哈哩〕、〔胡西哈拉〕等似均为瑚锡哈哩之异译。 【布】新疆察布查尔有此姓(201)。 【人】瑚锡哈哩伯麟,清满洲正黄旗人,乾隆中盛京兵部侍郎,后授山西巡抚(72,254)。


清代满族姓氏。本系地名,以地为氏,散处瑚锡哈哩、卦勒察、伊兰、费尔塔哈村等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字姓“”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付里

    读音:fù lǐ【综】 春秋时有付里乙,为管仲所诛,见《荀子》。付里乙,一作史附里,或作付乙(26,60)、又作鲋里乙、符里(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荀子》云: “春秋时

  • 读音:yíng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,62)。唐时改河间郡为瀛州,即鄚州,故治在今河北河间,或以地为氏(60,62)。②侗族姓(114)。【望】 东海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

  • 吐延

    读音:Tǔy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魏书》 收载。“北魏有吐延身”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fú【音】 亦音拂(Fú)(80)、弗(Fó)(91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中牟大夫茀肸。亦作佛肸,佛姓宜出此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一说,佛肸为晋大夫,赵简子之邑宰(7)。②或出佛图氏(

  • 读音:M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亦作〔靣〕(73)。山东成武有此姓(340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内蒙古之乌海、山西之运城及晋中地区有分布。回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

  • 读音:Y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纂要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系聿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拔塞幹

    读音:Básègàn【源】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,属阿失毕部,全称为拔塞干暾沙钵俟斤(428)。以部为姓。

  • 公華

    读音:Gōnghuá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孙之族有公华氏,见《史记》(15,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史记》注云: “鲁季孙之族。”季孙氏乃鲁公族,故公华氏当系

  • 湯滂

    读音:Tāngpāng【综】 唐武德年时东女国王姓汤滂(7,60)。东女国为唐时西域小国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武德时东女国王姓汤

  • 晧星

    读音:Hàoxī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汉书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皓星氏。汉有晧星公。”(按:晧,同“皓”,故“皓星”或作“晧星”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