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ēn

申姓的两个来源均是以国名为姓氏。一是源于姜氏。神农之后申吕在申江平原建立了申国,后被楚所灭,后人遂以国为姓氏。二是相传古有申国,为伯夷之后。周宣王时一部分东迁,被封于谢(今河南省南阳),建立申国。春秋初为楚国所灭,后人以国名为姓氏。

春秋战国期间,申姓族人已分布于今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湖北、河北、江苏等广大地区。西汉时,申姓族人入居广西地区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申姓三大郡望———魏郡、琅琊郡、丹阳郡开始形成。隋唐时期,申姓有一支由湖北迁居邵州(今湖南省邵阳),并有一支由丹阳徙居信州(今江西省信州)。五代十国两宋时期,申姓族人已广泛地分布于今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等南方诸省。明初,山西申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今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北京、天津等地。同时,已有申姓人迁居至今福建、广东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清朝初期,福建、广东一带的申姓开始陆续有人迁至台湾、东南亚及欧美等地。亦有河南、山东一带的申姓迁入东北。如今申姓尤以河南、山东为多。

申姓历史人物有申包胥,春秋时楚国大夫。与伍子胥友善,后伍子胥奔吴,并助吴灭楚,包胥入秦请求援兵,依墙而哭,七日水米未进,秦哀公乃出师救楚。申不害,郑国人,战国时思想家。治黄老刑名之学,于韩昭侯时任相近二十年。为相期间,内修政教,外应诸侯,国治兵强。有《申子》两篇。

申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九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四岳之后,周宣王母舅申吕封于申(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北20里)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,7,9,11,17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食邑(故址同上),子孙以邑为氏(7,12,17,60)。③明时云南永昌军民府(今保山)土同知申保(253)。④清满洲八旗姓申佳氏后改为申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彝族阿牛氏,汉姓为申(333)。⑥蒙古(344)、土家(387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魏郡、丹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河南、山东多此姓。二省申姓约占全国汉族申姓人口43%。【人】 申��,春秋时鲁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监利、利川,湖南之芷江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蒙、彝、土家、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史记·三皇纪》云: “神农氏之后有申吕,封于申,其裔以国为氏。”郑樵则云: “伯爵,姜姓。炎帝四岳之后封於申,号申伯。周宣王元舅也。今信阳军乃唐申州,即其国也。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此以国为氏,系出姜姓。②郑樵又注: “(姜姓申国) 后为楚之邑,申公居之,又为申氏,是以邑为氏也。” ③彝族之申姓,则为 “独普”(汉意为独氏族) 所改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④为清代满族申佳氏所改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春秋时楚有申鸣; 战国时韩有申不害; 汉代有申朔,九真都尉; 五代有申渐高,善吹笛; 明代有申相,长治人,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延州

    读音:yán zhōu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封延陵及州来(地名,参见延氏),因以为氏(6,12,60)。邓名世考证,后世并无以延州为氏者(7)。现姑存备考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公吉特

    读音:Gōngj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一作克西克腾)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龚吉特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

  • 读音:là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②土族姓(196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介休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剌颖,宋时赞善大夫(7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及晋中地区有分布。

  • 哏孔

    读音:Génkǒng现行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盈江有分布,汉语意为“岳”。此姓系盈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大佳

    读音:Dà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,世居杭间(23,63,180)。唐初辽东渤海王姓大,此为满族祖先最早见于史籍者。大佳氏源自大氏,佳即家之意(181)。【变】 后改为大氏(180)。【人】 大佳色

  • 布雷

    读音:Bùléi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县(435)。

  • 瓦那尼

    读音:Wǎ'nā' 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猪耳朵”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克穆楚

    读音:Kèmùchǔ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库坤果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崇 起 尔 之 妻 为 克 穆 纯 氏 (260)。 〔克 穆纯〕即克穆楚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

  • 林拉厄

    读音:Línlā’è【综】 德昂族姓。世居云南镇康木厂区大寨,以氏族(克勒)名为氏,汉姓为董(146)。

  • 可沓

    读音:kě tà【综】 鲜卑人姓。南北朝时梁有河南王可沓振(6,9,12,60)。可沓振一作可达振(17,62)。疑可沓系可达氏之异译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“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