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án

【源】 夏禹之裔,有男氏之后,以国为氏,见《史记·夏本记》(11,15,17,60)。一说,即南氏,见《世本》(3,11,60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四川成都(91)、湖北武汉(91)、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男在贵,唐武则天时定州将,江南人(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,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注云: “夏后有男氏。”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史记·夏本纪》 亦注: “禹后有男氏。”此当系出姒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世本》 注云: “与 ‘南’ 通。”

汉代有男开牟; 北周定州将有男在贵,江南人;唐代有男建; 明代有男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納哈塔

    读音:Nàhǎt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郭啰罗沟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纳合氏(23)。【变】 清驻防索伦镶白旗(260)、满洲镶黄旗(259)中均有纳喀塔氏,〔纳喀塔〕似即

  • 圍龜

    读音:Wéigu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 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芈姓, 楚鬬(斗) 围龟之后。”此以名为氏。②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潜夫论》云: “宋子姓有围龟氏。”

  • 读音:Bì【音】 祕氏有二音,源出不同。参见祕(Bì)。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【望】 天水(17,21)。【布】 清时河北故城(417)、今台湾台南、台东(64)、山东等地均有此姓。较罕见姓

  • 瑚錫

    读音:Húx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辉发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胡锡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辉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满族姓

  • 读音:hú晋大夫邑也,因以为氏,其地今潞州黎城东壶口关是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邑为氏》)▲<汉>壶遂,梁人,詹事。

  • 读音:huǎn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㬊氏(8,11,17,60)。【望】 荆州、邱陵(12,17,21),江陵(418)。【布】 唐时荆州多此姓(7,60)。【人】 &#x

  • 读音:guān【音】 冠氏有二音,起源各异,世分两姓(16,63)。参见冠(Guàn)姓。【源】相传古贤者贤冠子之后有冠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15)。吴(今江浙地区)人之姓。见《姓苑》(2

  • 社魯

    读音:Shèlǔ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笔帖式博济之妻为社鲁氏(260)。

  • 邯鄲

    读音:Hándān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春秋时晋赵盾从父昆弟之子赵穿,食采于邯郸,因氏(12,60)。一说,赵穿之子赵胜食采于邯郸,是为邯郸胜,见《姓考》(17)。又说,晋赵鞅族子赵午(即赵胜子),受邑邯

  • 魏彊

    读音:Wèiqiá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魏武子(即魏犨)支孙庄子快之子犨,以魏彊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魏强〕(6,7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