稠
【源】 汉时匈奴大当户有稠姓,见《汉书》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雕(60,62)。亦作调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稠雕,汉时匈奴大当户,与浑邪降汉,元符三年封常乐侯(7,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出自匈奴族。《姓氏词典》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《汉武功臣表》有常乐侯稠雕,以匈奴大当户降,封五百七十户,传其子。”
【源】 汉时匈奴大当户有稠姓,见《汉书》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雕(60,62)。亦作调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稠雕,汉时匈奴大当户,与浑邪降汉,元符三年封常乐侯(7,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出自匈奴族。《姓氏词典》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《汉武功臣表》有常乐侯稠雕,以匈奴大当户降,封五百七十户,传其子。”
读音:Bóshù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或系孛术鲁氏之省译。
读音:Gōngxú【源】 春秋时晋公族有公壻氏(17,62)。【人】 公壻池,见《左传》(17,63)。
读音:Liáo【源】 见《奇姓通》(21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上虞(279)、余姚(389)、河南息县(302)、新疆伊吾(370)、湖南湘潭(373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广东(92)、
读音:Shāmí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沙迷查干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xī dá【源】 唐时吐蕃首领有姓悉怛者,见《旧唐书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旧唐书》注云: “吐蕃首领有悉怛姓。”唐代有悉怛谋。
读音:Shàngpà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明史》收载;其注称:“明有尚怕尼芝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ūnshū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王蚡冒之裔、楚尹令孙叔敖之后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孙叔敖之后。”孙叔敖,姓孙,名叔敖,春秋时楚人,楚庄王举
读音:Chā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上犹有分布,汉族姓氏。此姓为上犹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jiàn yǐn楚监尹大心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按监尹为监马尹。(见《左传·昭三十年》)
读音:Jīnn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尔基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