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素和

素和

读音:sù hé

【源】 ①其先出自颛顼帝之裔重黎,诛共工氏有功,尧命其子和仲,居春宫,代为岳牧。和仲之孙宗处,世以清素自守,百姓号曰素和,子孙氏焉(7,60,62)。②十六国时鲜卑檀石槐之支裔,因出自白部,故号素和,因以为氏(6,12,27,70)。一说,即素和国,以国为氏(60,62)。 【变】 后改为和氏(12,27,60,70)。 【人】 素和跋,北魏时尚书(27)。素和颜,唐时太子左学士(242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唐嘉善府左果毅都尉誓状》 云: “其先出自颛帝,帝子称,曾孙重黎,诛共工氏有功,尧命其子和仲居春官,代为岳牧,和仲之孙宗处,世以清素自守,百姓号曰素和,子孙氏焉。”此当以祖辈名号为氏。②郑樵称其为 “代北复姓”,其注云: “鲜卑檀石槐之支裔…… 《后魏书》云: ‘以本白部,故号素和。’ 孝文改为和氏。” ③《姓氏考略》 则称: “ 《魏书》 有素和国,或以国为氏。”

北魏有素和·跋,为尚书; 又有素和·突,为将军; 后赵有素和·明; 唐代有素和·贵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哈爾吉

    读音:Hǎěr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保住之妻为哈尔秦氏,镶蓝旗满洲马甲赵福之妻为哈勒沁氏(260),〔哈尔秦〕、〔哈勒沁〕等似均为哈

  • 读音:dá【源】 ①陶答子冶陶,见《列女传》。据张澍考证,陶答子姓答,而官陶邑大夫(60,63)。故西汉以前已有答姓。 ②回族姓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陕西长安、渭南(62)、湖北钟祥(388)

  • 青雲

    读音:Qīngyú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简明通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轩辕氏。”

  • 读音:hù【源】 鄠国,夏时小国(故城在今陕西户县北),以国为氏,见《姓谱》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变】 户、扈、鄠三字古时相通,见《姚察训纂》。是鄠氏即户氏、扈氏(60,62)。【望

  • 读音:Ná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X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5,17)。【望】东鲁(17,418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湖南湘潭(373

  • 四郎

    读音:Sìlá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頻伽

    读音:Pínjiā【综】 婆利国王姓频伽,隋大业及唐贞观时来朝,见《寰宇记》(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太平寰宇记》 注云: “婆利国王姓频伽。隋大业、唐贞观时来

  • 各爾格兹

    读音:Gèěrgézī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系自“四个马家”部落,似来自柯尔克孜族名之音译,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,清末民初改为耿姓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 收载。“各尔格兹”实乃 “

  • 叔逵

    读音:Shūku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疑此乃 “叔達 (达)”之误。盖 “達”、“逵”形近似而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