羗
【综】 羗系羌异体字,与羌同源。今台湾地区分羌、羗为二姓(68,261)。
【综】 羗系羌异体字,与羌同源。今台湾地区分羌、羗为二姓(68,261)。
读音:Qīngl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庖牺氏。”
读音:Wúwéimíng【综】 西夏人双姓。由汉姓吴与西夏党项族姓嵬名合成(95)。
读音:L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、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ào xī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公子夏之后,别为少西氏,见《路史》(4,7,24,60)。一说,陈宣公之子少西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读音:Gǔlìgàn【源】 敕勒别部有骨利干,其地昼长夜短,以部为氏(60,62,63)。
读音:wǔ lù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五鹿为春秋时卫邑(故城在今河北大名东),后属晋国,晋公子重耳封舅犯于此,支孙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17,60)。②以职为氏。古有三鸟,五鹿之职,见《潜夫论》(
读音:Àonèn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俄嫩、鄂诺、斡难、阿难、兀难、斡、卧嫩、敖纳尔。后改单姓“鄂”、“敖”、“吴”,盖取其首音谐
读音:Ōu【源】越王无疆之后有讴氏(8,17,60)。又,越大夫讴阳之后(7,60,62)。【望】会稽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①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越王无疆
读音:Jiǎ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ālìxiéjiā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南蛮波利国 (王姓)杀利邪伽,名护路那婆。”邪伽,或当音yēqié。疑即 “刹利邪伽” 氏,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