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亥
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liè shān【源】 炎帝号烈山氏,其后以号为氏(1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列”云:“亦作‘烈’。神农之世有烈山氏。”《姓氏考略》 注“列山”
读音:Qiáněr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文王异母弟王季,王季之第四子名煇,又名虔仁煇,煇之子渠、武王封之岑,为岑氏。其后有王氏、虔仁氏、钳耳氏、箝耳氏、皮仁氏、仁氏等(19,21)。一说,西羌复姓。自称
读音:Āěr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)。阿尔拉原为元时部名,即阿尔剌,以部为氏,至清改译为阿尔拉(23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阿喇喇氏(256),〔
读音:A-lè【综】 ①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格楞泰之妻为阿勒氏(260)。阿音E-。 ②藏族姓(房名)。原居阿里地区,后移居四川马尔康县,以阿里为房名,讹为阿勒(217)。
读音:Qúf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渠復氏。汉武帝时有渠複累。” “渠複累”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渠復累”,“複”、“復”今统统简作“复”。
读音:Zhèngguó【源】 西周铜器铭文所见之氏。奠即鄭,系周穆王时之都。虢氏一支,其先官于王朝而留居于奠,故称奠虢氏(94)。
读音:Zhāolěi【综】 元时姓。或即召烈台氏。元丞相顺德忠献王哈喇哈斯之妻为昭垒氏(24,63)。至清又改称兆垒氏。清满洲八旗中有兆垒氏(23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部落
读音:Shāmé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北史》收载。“南北朝有沙门灵运、隋有沙门惠琳、宋有沙门洪蕴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非姓。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为“沙门”。)
读音:hēi jiā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公黑肩之后(8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 “周公黑肩之后为氏。”此以名为氏,系出姬姓。
读音:céng【音】 又音层(Céng)(91)。【源】①系自姒姓。夏王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(故城在今山东苍山西北),春秋时灭于莒,其太子巫奔鲁,遂以国为氏(3,7,9,15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鄫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