聶散
【源】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聂散系部落名,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尼沙(24,63)。【望】广平(71)。
【源】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聂散系部落名,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尼沙(24,63)。【望】广平(71)。
读音:Kuò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巩县(301)、江西新余(408)、台湾嘉义、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
读音:Yūmí【源】 西夏国主之姓。辽、金二史之西夏传皆云,夏主系拓跋魏之后,名思恭,唐僖宗末年赐姓李。元史云:其先姓於弥氏,岂拓跋为其总称,而於弥为其分姓耶(24,71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
读音:Qū屈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芈姓。春秋时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(故城在今湖北秭归东五里),后人以邑为姓氏。二是改姓。北魏时改屈突氏为屈姓。另外,满族、突厥族也有改姓屈者。
读音:Běngǔ【综】 纳西族姓。“本古”意为村头,以方位为姓(432)。
读音:Biān【变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字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ìwū【源】 赤乌氏,古国名,在泰山西。赤乌氏之先,出自周宗(即与周同始祖),见《穆天子传》(1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穆天子传》云: “赤乌氏之先
读音:dá hū lǐ契丹姓,即绰罗也。(见《唐书》)
读音:Gqngsīshè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(160)。
读音:Fǒuyǔ【源】 系自姬姓,分自毕氏,见《潜夫论》(63)。春秋时魏侯之裔中有不雨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路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源于魏姓,系魏侯之裔。”未详其
读音:Ālèbān金代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