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苦成

苦成

读音:kǔ chéng
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郤犨为晋大夫,号苦成子,别封于苦(故城在今山西解县东,安邑南),其后遂以为氏(12,17)。【人】 苦成常,战国时人,见《战国策》(11,17)。苦成勃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 郄犨, 别封於苦, 为苦成子。 《潜夫论》: ‘苦成,城名,在盐池东北。’ 然此城因苦成子之封而得苦成城之名。其实,成,谥也。”此以邑谥为氏。又云: “苦成子,以成子食苦邑,故以为氏。后讹为 ‘苦成’,又为 ‘库成’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称:“又作 ‘苦城’。”

战国时赵有苦成·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侯吕陵

    读音:hóu lǘ líng【源】 ①北魏时有侯吕陵部,是以部落名为氏(27,60,70)。 ②北周太祖赐录事参军韩褒为侯吕陵氏(27,60,7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吕氏(27,60)。 ②一作俟吕陵

  • 读音:fèng【源】 ①汉初齐人娄敬,向高祖献西部关中之策,赐姓刘氏,号为奉春君。其后以号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)。 ②明、清时云南州猛缅长官司(今临沧)土长官、大侯州(

  • 厮多

    读音:Sīduō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斯多逋丹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ù【音】又音舒(Shū),春秋时有豫让者,豫音舒(22)。 【源】晋大夫毕阳之后(7,17,24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 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 【人】豫让,春秋时上党人,初事晋

  • 公伯

    读音:gōng bó【源】 周时列国公子,以次第为氏,如公叔之类(60,62)。一说,春秋时鲁大夫公伯寮之后(17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《姓氏

  • 读音:yí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炎帝神农氏之裔有州、甫、甘、许、戏、露、齐、纪、怡、向、申、吕等国,见《史记》(11,21,60)。当以国为氏。 ②北周怡峰,辽西人,本姓默怡,避难改为怡氏,见《周书》(

  • 騰吴

    读音:Ténɡwú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孟连腊雷区海东村(161)。

  • 读音:Qū曲姓源出有三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的晋穆侯,封其少子成师于曲沃(在今山西闻喜东北),成师的后人就以封地名作为姓氏,为曲沃氏,后来又改为单姓曲,遂有曲氏。二是夏桀

  • 读音:xián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春秋时鲁僖公五年,楚灭弦(故城在今河南潢川南),弦子奔黄(故城在今河南杞县东),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 ②春秋时齐公族有弦氏,见《路史》

  • 解批

    读音:xiè pī参卢之后有解批氏。(见《路史》)解批氏,又改为解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参卢之后有解批氏。”参卢,相传为神农炎帝之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