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án

【源】 ①战国时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命为蓝君,蓝即蓝田(故城在今陕西蓝田西30里),子孙以地为氏,见《竹书纪年》(60)。②中山大夫蓝诸之先祖食采于蓝田,因氏,见《战国策》(12,17)。③系自芈姓。楚公族食采于蓝邑,因氏(17)。④壮(109)、畲(172,173)、回(176)、满、瑶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中山、东莞、汝南(17,62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广西、广东等省区多此姓,2省区蓝姓约占全国汉族蓝姓人口86%。【人】 蓝敏,汉时人,著《重真记》一卷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。汉、畲、蒙、壮、回、瑶、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竹书纪年》 云:“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命为蓝君。” (蓝),即蓝田 (今属陕西),子孙以地为氏。望出中山、东莞、汝南。②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周代有楚国大夫蓝氏,后简为姓蓝。” (按: 楚昭王时有大夫蓝尹亹,以 “蓝尹”为氏,或简而为 “”?若此则蓝姓不自战国时之蓝君始。) ③壮族之 “”,指以竹或藤编的篮子,盖其先擅长编篮,此则以技为氏。

战国时中山有大夫蓝诸; 唐代有蓝采和,传说他是“八仙” 之一; 宋代有蓝丞,尚书郎; 又有蓝继宗,南海人,邕州观察使; 明代有蓝玉; 又有蓝瑛,钱塘人; 清代有蓝涟,侯官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ǎ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21)。蒙古族亦有此姓(255)。【变】 一作〔宝〕(11)。【望】 丹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宝忠,汉光武时人(17,60)。

  • 麗非

    读音:Lífēi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即丽飞氏。”未详其他。详见“丽飞”条。

  • 竇德葛爾

    读音:Dòudéɡé’ěr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格岱之妻为窦德葛尔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Xiá/Shya,Sva,I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鄂特利

    读音:tèlì【综】 清满洲镶蓝旗中有鄂特利氏(259)。

  • 義渠

    读音:Yìqú【源】 西戎义渠(参见义姓),狄国,为秦所灭,子孙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【望】陇西(17,418)。【人】义渠安国,汉时光禄大夫(9,21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

  • 读音:zào【源】 ①周穆王之臣造父为古之善御者,其后有造氏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②西羌人姓(60,62)。【望】 京兆(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重庆、江苏武进(314)等地均

  • 读音:Chōu【源】 疑为廖姓之讹。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布尔津、湖南之新晃、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布尔津等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

  • 读音:Lá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告星

    读音:Gàoxīng【综】 汉时有告星赐,见《容斋随笔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