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án

【源】 ①战国时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命为蓝君,蓝即蓝田(故城在今陕西蓝田西30里),子孙以地为氏,见《竹书纪年》(60)。②中山大夫蓝诸之先祖食采于蓝田,因氏,见《战国策》(12,17)。③系自芈姓。楚公族食采于蓝邑,因氏(17)。④壮(109)、畲(172,173)、回(176)、满、瑶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中山、东莞、汝南(17,62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广西、广东等省区多此姓,2省区蓝姓约占全国汉族蓝姓人口86%。【人】 蓝敏,汉时人,著《重真记》一卷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。汉、畲、蒙、壮、回、瑶、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竹书纪年》 云:“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命为蓝君。” (蓝),即蓝田 (今属陕西),子孙以地为氏。望出中山、东莞、汝南。②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周代有楚国大夫蓝氏,后简为姓蓝。” (按: 楚昭王时有大夫蓝尹亹,以 “蓝尹”为氏,或简而为 “”?若此则蓝姓不自战国时之蓝君始。) ③壮族之 “”,指以竹或藤编的篮子,盖其先擅长编篮,此则以技为氏。

战国时中山有大夫蓝诸; 唐代有蓝采和,传说他是“八仙” 之一; 宋代有蓝丞,尚书郎; 又有蓝继宗,南海人,邕州观察使; 明代有蓝玉; 又有蓝瑛,钱塘人; 清代有蓝涟,侯官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鸠夷

    读音:jiū yí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有鸠夷氏(5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鸿夷(60)。宋微子后有鸠夷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城阳

    读音:chéng yáng周武王封弟载于郕,其后迁于城之阳,故曰城阳。(见《史记》)

  • 雍門

    读音:Yōngmén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公子胜居雍门(或即雍门城,在今江苏铜山东南),故为雍门氏(3,7,9,12,17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人】 雍门周,春秋时齐人,以琴

  • 瑚錫哈哩

    读音:Húxīhǎlǐ【源】①清满洲八旗姓。瑚锡哈哩为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凡六派,出瑚锡哈哩、卦勒察、伊兰费尔塔哈村、宁古塔、沈阳、吉林乌喇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锡伯族有胡西哈里氏

  • 读音:R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4,68,261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据菲律宾《菲华日报》报载,其注称:“今台湾有此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布雷

    读音:Bùléi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县(435)。

  • 阿臧

    读音:A-zàng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又称〔仆古阿臧〕,四川甘洛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bǎo饱,姓,宋添差通判临江军事饱安盈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  • 扎思哈

    读音:Zhásīh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诺林太之妻为扎思哈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Pú濮姓起源出自姬姓。春秋时,卫国有大夫封于濮(今河南濮阳东濮城),其后以封地为姓。濮姓早期居住在今豫北地区。濮姓历史人物有明代官员濮真,远征高丽时被俘,拒绝诱降,自刎而死。濮姓在《百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