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Qiú

裘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。相传周朝有官名为裘官,负责制皮,后代以官名为姓氏。二是本仇氏,为避难改为裘氏。三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卫国有大夫被分封在裘邑,其后人用裘为姓。

裘氏是较常见姓氏,当今尤以浙江、江苏为多。

裘姓历史人物有裘万顷,宋朝著名诗人,为人正直,淡于名利。其诗清婉有情致。

裘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七十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官有世功,若韦氏、裘氏、冶氏之类,以官为氏(60,62)。《考工记》云:攻皮之工凡五,其一曰裘氏,主制裘者也(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裘(故城在今河南东北),后以邑为氏(6,21,60)。一说,卫献公以裘氏之邑赐大夫柳庄,柳庄为郑国人,因氏(6,7)。③本仇氏,因避仇改为裘氏(6,11,17)。一说,求氏,因事改为裘氏(12,21,62)。【望】 渤海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浙江、江苏等省多此姓,二省裘姓约占全国汉族裘姓人口61%。【人】 裘仲友,汉时人(15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,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景县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,江西之崇仁,福建之清流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卫大夫食采於裘,因氏焉。”此以邑为氏。②又云: “本求氏,改为裘。望出勃海、虢略。” ③ 《广韵》 注云:“本仇氏,避雠改裘。” ④ 《姓氏考略》 据《周礼·贾公彦疏》 注云: “官有世功,若韦氏、裘氏、冶氏之类,以官为氏。”

唐代有裘甫; 宋代有裘万顷,新建人; 元代有裘廷举,会稽人; 清代有裘尊生,钱塘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而堪

    读音:Tǔérk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有土而堪·哈敦。”

  • 勒鳴

    读音:Lèngmíng【综】 瑶族姓。世居云南金平一区平安寨,属红头瑶,汉姓为赵(117)。

  • 柰曼台

    读音:Nàimàn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为部落名,以为氏。《和尚传》有蒙古柰曼台氏。

  • 顏禮

    读音:Yánlǐ【综】清满洲正黄旗中有颜礼氏(259)。

  • 读音:Xiōng【综】 台湾土著赛夏族姓(174,384)。台湾苗栗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芎,植物名,可

  • 莫侯盧

    读音:Mòhóulú【源】代北人姓(7,12,27,60)。 【变】①后改为卢姓(7)。②一作〔莫侯蒌〕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,其据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托霍羅

    读音:Tuōhuòluó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托”,盖取“托霍罗”之首音,谐以汉字“托” 而得; 或改为单姓“罗”,则取“托霍罗”之末音而为。

  • 读音:zhēn【源】 ①黄帝25子得姓者14人,箴姓为其一(17,60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大夫箴尹克黄之后,主箴规之官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17)。③陈大夫鍼无咎奔楚,为楚箴尹

  • 周蓋

    读音:Zhōu'gài【源】 春秋晋孝公时有周盖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21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收载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亦收,其据《万姓统谱》 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