褫
【源】商汤之后,系承子姓(69)。亦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商汤之后,系承子姓(69)。亦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ì sù【源】 春秋时晋靖侯之孙公孙季夙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4,6,12,60)。一说,晋羊舌季夙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转引 《潜夫论》云
读音:Āli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宋有阿连撒罗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音ē。)
读音:Bùqu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24,63)。
读音:Gǔhún【源】 吐谷浑归化,改为谷浑氏(21,27,60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谷浑氏为浑氏,见《孔至杂录》(17,60)及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60,70)。【望】 河西(17,60,418)
读音:xī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高阳氏之后有修及熙。帝喾使修为玄冥,熙佐之。后世皆以为氏(7,15)。【望】 北地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(19)、辽中(293)、山西平陆(298)、北京等地均
读音:Huīguī【源】 古有豗傀氏,后有豗氏、傀氏、豗傀氏,见《路史》(8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豗”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古有豗傀氏,后有豗氏、傀氏。” 《姓氏
读音:Wàiwù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外兀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谔尔古岱〕(24,63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
读音:Jièniǔ【源】 彝族性。属阿谢家支,四川普格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Shǐwéi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汉语大字典》亦载,其引《庄子·外物》云: “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,夫孰能不波。”成玄英(疏):“狶韦,三皇以前帝号也。”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Xūn/Shiun,Syu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安徽淮南(362)、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