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覺羅

覺羅

读音:Juéluó

【源】 ①清满洲人姓。赐姓(23,63)。②锡伯族姓(201)。【变】 锡伯族觉罗氏,汉姓为赵、焦(201)等。【布】 新疆巩留有此姓。【人】 觉罗吴拜,本姓瓜尔佳氏,官内大臣兼佐领,封二等伯。觉罗纳木泰,本姓舒穆禄氏,官兵部尚书,封三等男。觉罗扈尔汉,本姓佟佳氏,官一等大臣。觉罗卓纳,本姓纳喇氏,任牛录。觉罗满平阿,本姓兆佳氏。以上觉罗氏均系清太祖所赐。觉罗车克,本姓瓜尔佳氏,官秘书院大学士。觉罗带翰,本姓刘氏。以上觉罗氏均系清太宗所赐。觉罗铁保,清满洲正黄旗人,后改姓栋鄂氏,乾隆进士(61)。

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皇族姓为 “爱新觉罗”,因此连同 “觉罗”(汉意为 “”) 似乎也为皇族专有,故用以恩赐有功之臣: 吴拜本姓瓜尔佳氏,纳木泰本姓舒穆禄氏、扈尔汉本姓佟佳氏、卓纳本姓纳喇氏、满平阿本姓兆佳氏,清太祖皆赐姓觉罗氏; 又,车克本姓瓜尔佳氏、带翰本姓刘氏,清太宗赐姓觉罗氏。又为锡伯族姓氏。后或改为单姓赵、焦,盖将“觉罗”速读所得字音谐以近似音之汉姓而得。

清顺治时兵部尚书伊图,姓此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瑚爾漢

    读音:Húěrhàn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大凌河(23,63,180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大凌河地方。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華原

    读音:Huàyuán【源】后周时复姓(7)。华原,故城在今陕西耀县东南,以地为氏(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元和姓纂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以地名为姓氏。华原,即今陕西耀县。北周有华原·罴; 华

  • 廪丘

    读音:lǐn qiū齐大夫廪丘子,其先以所食邑为氏。(见《英贤传》)廪丘,齐大夫廪丘子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并注其源: ①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炎帝之后。”此

  • 奠井

    读音:Zhèngjǐng【源】 西周铜器铭文所见之氏(94)。

  • 叱羅

    读音:Chìluó【源】 ①叱罗为魏晋时部落(27),以部为氏。②北周时赐应州刺史张羡、武强公郭衍为叱罗氏(27,60,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罗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2,17,27,70)。【人】

  • 读音:Rǎn冉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族名为姓氏,汉时西南夷有冉族,居于今四川茂县、汶川一带,其族人以族名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人以祖辈名为姓氏。三是以封地为姓氏

  • 果恩饒

    读音:Guǒēnráo佤族姓氏。居云南之沦源、澜沧一带,或改单姓“陈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佤族》。

  • 读音:jié【源】 ①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公子捷菑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60)。②鲜卑族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望】 泰山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掶〕(9,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

  • 馝邘

    读音:Bìyú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改为“邘”。(按: 《郑通志》卷三十有载。其卷二十九则作“馝邗”,改为 “邗”,或作馝邦、馝刊、馥邦、馥邗,盖刊、邗、邘、邦;

  • 錫喇圖

    读音:Xīlǎtú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锡拉图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为蒙八旗姓氏之一,世居察哈尔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