蹤
【源】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,60)。【望】东莱(17,418)。【布】宋时开封有此姓(7,60)。今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、黑龙江等地均有此姓。
【源】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,60)。【望】东莱(17,418)。【布】宋时开封有此姓(7,60)。今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、黑龙江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zhāo【源】 ①夏禹之臣昭明作衍历(60,62)。此乃昭姓之始。②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昭王熊轸有复楚之大功,子孙遂以谥为氏。与旧族屈、景皆为楚大族,称之三闾(7,12,15,17,60)。【望】
读音:bì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壁司徒之后(7,9,12,6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归入声部。其注云: “齐有壁司徒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
读音:Bō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等地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于古籍。
读音:Yù【音】 又音树(Shù),见何氏《姓苑》(7,26,80)。 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郑公族之后有谕氏(8,17,62)。②满族姓。【望】南昌(21)。【人】谕瑮,汉时河曲人(21)。谕归,晋时曲
读音:Rěj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Hóng【源】①黄帝,亦谓帝鸿氏,即大鸿氏,其后有鸿氏(6,8,12,15,17)。②卫大夫鸿聊魋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望】汲郡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鸿超,逢
读音:yì【源】 ①古有懿氏国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西北),其后有懿氏(7,11,60)。春秋时陈、卫均有懿氏,出于此,或别为一族(7)。②齐懿公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)。一说,齐懿公为齐
读音:Gònggǎ现行藏族“姓氏”。或作“贡嘎”,雪山之意。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此姓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藏胞常用 “贡呷××”为名字,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造习惯来认识“贡呷××”,以“× ×
读音:fù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国人史付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,60)。②辽宁沈阳锡伯族付佳氏,汉姓为付(433)。③纳西(152)、土家、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。大陆很多地区把“傅
读音:Dásīmǐkǎsī高山族姓氏,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有此姓。达斯米卡斯,意为围猎时擅长冲刺。以名其氏族,或以代姓。此姓之得,源於狩猎,以事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高山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