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辛廖

辛廖

读音:xīn liào

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(一说为晋大夫)辛廖之后,见《路史》(7,12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辛蓼〕(21)。《元和姓纂》作〔辛相〕(6),误。【人】 辛廖通 ,汉时河间相(7,12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大夫辛廖之后。” 以名为氏。或作 “辛蓼”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英贤传》注云: “晋大夫辛廖之后。” 杨伯峻 《春秋左传注》 称: “辛廖,杜(注) 以为晋大夫,刘炫用服虔说,以为周大夫。刘炫云: 若在晋而筮,何得云 ‘筮仕于晋’?又有辛甲、辛有并是周人,何故辛廖独为晋大夫?刘炫说是,孔(疏)驳之申杜,不可信。” 然而,“筮仕于晋” 者,毕万也; 《传》 虽有“辛廖占之”一语,此处之 “”并非 “占卜”,而是分析、推测义,即对毕万所筮“屯之比”加以分析、推测。“若在晋国而筮,何得云‘筮仕于晋’?”用于毕万,则可; 用以问辛廖,似不妥。且辛甲、辛有为周人,凡氏辛者未必尽周人。录以备考。

汉代有辛廖通,河间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dìng【源】 周公之子伯龄之后有定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蒋男(秦秋时姬姓国,后灭于楚,系周公后代)之裔有定氏(17)。【布】 台湾彰化、台北、桃园(64,68,261)、北京、河

  • 读音:Shè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北周有厍狄氏,后改为厍姓。厍姓历史人物有厍狄嵚,北周大将。武帝时,随武帝攻打并州,军败,只有狄嵚舍命护主,后因功迁开府。隋初,为户部尚书,时人称其弘厚有气度。

  • 读音:Máng【源】 ①古有厖国。莒邑有大厖,盖其墟也(故城在今山东莒县境),后因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②尨降,一作厖降,为高辛氏(即帝喾,高阳氏)之子,八恺之一,其后以字为氏(7,60,62)。

  • 慎潰

    读音:Shènkuì【源】 鲁国之姓,系慎公嚊之后(60,63)。鲁大夫慎溃氏,其家奢侈逾法,孔子为司徒时,越境亡徙,(7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鲁国之姓,

  • 珠剌赤惕

    读音:Zhūláchìtì/Julaei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都希、巴彦汉苏木、大板镇等地均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xìng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和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人】 荇不意、荇吾,均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荇

  • 張範

    读音:Zhāngfàn【综】 当系张、范两单姓所合成。台湾彰化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胡古口引

    读音:hú gǔ kǒu yǐn【综】 北魏时有此姓,后改为侯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60)。亦作古口引氏、口引氏(27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

  • 术里歹

    读音:Zhúlǐ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卓罗岱”。

  • 窮扛尼

    读音:Qióngkángní【综】普米族姓。汉姓为杨、胡(14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