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iān

边姓的来源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春秋宋平公子城的后代,字子边,其后世子孙便以为姓氏。

边姓源起于春秋宋国都城河南商丘,汉朝时有迁至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地生活者,至元代末期,又有部分边姓人家迁至福建定居。如今边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江西为多。

边姓历史人物有东汉人边韶,以文学知名,能言善辩,教授弟子数百人。一天,他正假寐,有弟子私下嘲笑他说:“边孝先,腹便便。懒读书,但欲眠。”他听后应声对道:“边为姓,孝为字。腹便便,五经笥。但欲眠,思经事。寐与周公通梦,静与孔子同意。师而可嘲,出何典记?”嘲笑他的弟子大为惭愧。桓帝时,官至尚书令。边贡,明代文学家,济南历城人,文坛著名的“前七子”之一,诗作清新婉转、意象清峻,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。边寿民,清代著名画家,江苏淮安秀才。其作品深受郑板桥等大师的赞赏,代表作有《碧梧双峙图》《寒江秋思图》《寒芦落雁图》《沙洲雁影图》等。

边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一十三位。


宋平公公子戎,字子边,其后为边氏。(见《陈留风俗传》)

子姓,宋平公子边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,望出陈留、金城。实则商有边氏,周大夫边伯其后也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宋公子城之后,城字子边;或言宋平公子御戎,字子边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字为氏》)

▲<汉>边让,浚仪人,九江太守。<唐>边鸾,京兆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à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辽宁辽中(293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西新干(400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获鹿、山西之太原、

  • 读音:Guāi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金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 “金有掴保”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禺彊

    读音:Yúq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禺彊氏后有彊氏。” 禺彊,黄帝玄孙。其后有禺彊氏,或为禺氏、彊氏、强氏,此以名为氏。

  • 读音:tǔ【源】 ①相传帝鸿之妻为土敬氏,其后有土氏(60,62)。②炎帝之裔句龙为后土(古时掌土之官),子孙因以为氏(21,24)。③杜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土为古杜字,土与杜本来是同一氏(6

  • 黄公

    读音:huáng gōng黄帝之后。(见《黄帝本行记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黄帝本行记》云: “黄帝之后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啜刺

    读音:Chuàilá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“代北复姓”之列。其注云: “突厥首领(之姓)。”唐时内附。唐代有啜剌·真、啜喇·右失毕。

  • 读音:Qiū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,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姜太公吕尚被封于齐,建齐国,建都营丘(今山东淄博东北),其子孙中后有以地名为姓氏的,称为丘氏。清朝时,避孔子名讳,将“丘”改为

  • 都爾噶察

    读音:Dū’ěrgáchá【综】清驻防巴尔虎镶白旗中有都尔噶察氏(260)。

  • 秃魯花

    读音:Tūlǔhuā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 中有秃鲁花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鲁格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

  • 公帅

    读音:gōng shuài本公师氏,避晋景讳,改为公帅。(见《姓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