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
宋微子后。(见《路史》)
宋微子后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dǔ ào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有堵敖氏(60,62)。楚文王之子熊囏号堵敖,后因以为氏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楚有堵敖氏。” (按: 疑
读音:yuán【源】 ①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北),号原伯,春秋时灭于晋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晋灭原,以封先轸,因号原轸,其后以邑为氏(6,12,17,
读音:yà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当以善射雁者之后以为氏(60)。②汉时匈奴人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丰城(357)、北京、四川成都
读音:Mǎlínkǎ赫哲族姓氏。本为原始图腾,赫哲语“马林卡”意为“虎”,用以名族,称马林哈拉,遂以为姓。或以其汉意“虎”谐音“胡”而为单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赫哲族》。
读音:Dū督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名为姓氏。春秋时宋戴公的孙子名督,其后代子孙中有一支就取祖名“督”字为姓。二是以地名为氏。春秋时期,燕国有个地方名为督亢,居住在当地的人以地名“督”为姓,
读音:Xí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以用具为姓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Míngráoxī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云南怒江地区以猴为原始图腾的傈僳族氏族,因傈僳语中称猴为明饶息,故以明饶息为氏,汉姓为侯(148,149)。
读音:Yuèqín【源】 越勤本部落之名,居于跋那山,山在今陕西榆林东北。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,其酋率所部万余家归魏,居五原之北,因以部为氏。勤彊双声,古韵相通(70)。故有越彊氏、越勤氏,越勤氏又讹为
读音:Kùkèxī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忽神”。
读音:chù róng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44,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