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éng

【音】 又音Féng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商诸侯逢伯陵之后(6,21,60)。②系自妫姓。舜裔之后陈公族中有逢氏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望】 长乐(17,418),北海(60),谯国(21)。【布】 台湾(64,68,261)、北京、山东即墨,辽宁阜新、河南义马、贵州安顺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逢同,春秋时赵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河北之乐亭,山东之平度、昌乐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临汾,河南之卢氏、义马,广西之荔浦,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注云: “音‘厐’。商诸侯,封於齐土。至商周之间,有蒲姑氏代之。至武王伐商,而后封太公焉。” 此则以国为氏。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商诸侯逢伯陵之后。望出北海。”《左传》有逢伯陵、逢丑父; 东汉有逢萌、逢丝; 《庄子》: “羿、逢蒙不能睥睨。” 皆作逢迎之逢。后之言姓者,皆作逄,石刻有故博士赵傅《逢府君神道逢童之碑》其篆文皆从“”。颜师古匡谬正俗云:“逢姓者,盖出於逢蒙之后。读当如其本字,更无别音。”据此则书作 “”,读若 “厐” 者,非是。见 《隶辨》。(按: 姓氏之演变,乃历史之必然,或音变——“”féng,或音páng、péng,皆为姓。或形变——“”之为“”,本同姓而分族。今“”、“” 各为姓;“”之féng、páng、péng作为姓氏,同源而分族。系出姜姓,望出北海。)

汉代有逢安; 宋代有逢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Nàn/Nan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Chǎn/Chaa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,僤,春秋时地名,在山东宁阳境内(80)。或以地为氏。

  • 芭法法隆

    读音:Bāfǎfǎlóng高山族姓氏。台湾高山族之百宛人有此姓。本为房名,以之代姓。属平民之姓。其姓名构造为:先名后姓。例如: 洛安·芭法法隆,洛安,人名; 芭法法隆,房名,或以代姓。见《

  • 鄂佳

    读音: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图城阿之妻为鄂佳氏(260)。

  • 蒼舒

    读音:Cāngshū【源】高阳氏颛顼帝时八才子之一苍舒之后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颛帝后有苍舒氏。”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注“苍” 云

  • 和稽

    读音:hé jí【源】 ①鲜卑族姓(7,9,11,17,27)。②西魏大统十五年,文帝元宝炬赐巨鹿人雍州刺史耿豪为和稽氏(27,46,60,70)。【变】 ①和稽氏后改为缓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

  • 伊拉里

    读音:Yīlālǐ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①“满族姓。清嘉庆时山东巡抚和舜武,姓此氏。” (按: 疑此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之“伊拉哩”氏。)②“蒙古族姓。清嘉

  • 读音:Chún【源】 吴人姓,见《姓苑》(24)。或即淳氏。【人】 湻坤,宋端平时进士(24,62)。湻英,明景泰时举人(24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《姓苑》曰: ‘

  • 匹娄

    读音:pǐ lóu匹娄氏又改为娄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读音:Fú/Fwu【源】 虙与伏同,见《直韵》。孔子弟子虙子贱为单父(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)宰,即虙羲(伏羲)之后,俗体为宓,误。永昌郡东门有子贱碑,汉世所立,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,乃知古字虙与伏通。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