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uò

【音】 又音醋(Cù)(9,11)。【源】①周文王之子滕叔绣食采于错,后灭于宋,子孙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宋大夫西乡错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60,62)。一说,宋太宰错居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5,17,21)。【变】一作䥄(17)。【望】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唐时温州有此姓(12,15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温州、山西之孝义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郑樵二收“”: 一为“入声”,“音措。宋有太宰错居”。(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“错君之后”,误。)一音“去声”,《姓纂》云:“今温州有此姓。”现代汉语已无入声字,故“”之“”、“”二音均标作cuò,合二姓为一。又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雌郝切。《世本》: ‘宋有大夫西乡错,后为氏’。”则此以名为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ān【源】 见《李氏中文字典》(88)。

  • 翁蘇克

    读音:Wēngsūkè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巴图之妻为翁苏克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Chá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苏如东潮桥(136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安庆、徽州、怀宁(62)、山东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

  • 阿蘇克

    读音:Āsū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阿苏克系地名,以地为氏(23,63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鄂穆图之妻为阿苏格氏(260),〔阿苏格〕似即阿苏克之异译。【人】 阿苏克博尔济,清蒙古正

  • 鄂爾敦

    读音:Èěrdū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敖汉(23,63)。【人】 鄂尔敦和济格尔,清蒙古镶蓝旗人,世居敖汉,从征吴三桂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

  • 都羅

    读音:Dūluó【源】西夏人姓(31,95)。 【人】都罗重进,西夏人,见《宋史》(54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宋有都罗重进”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È/Eh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Q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一说系指囷为姓,见《姓谱》。囷,古代一种圆形谷仓(444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系指囷为姓。囷,古代一种圆形的谷仓。”

  • 桑虖

    读音:Sānɡhū【源】 《论语·正义子》桑伯子注,或云姓桑虖(63)。

  • 若干

    读音:ruò gān【源】 若干为漠北地区鲜卑族部落,以部为氏(70,78)。其先与魏俱起,以国为姓(6,12,17,27,60)。【变】 ①北魏时改为若氏,一说,改为苟氏,见《魏书》(7,27,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