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闕啜

闕啜

读音:Quēchuò

【综】 西域姓。乌质勒之将有阙啜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,63)。


历史上西域人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注据《唐书》云: “西域姓,乌质勒之将有阙啜氏。”

或音quèchuài,姑兼收以备考。

唐代有阙啜·忠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ì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嗣君复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2,15,17)。②宋初以庙讳改胤氏为嗣氏(17,60)。【望】 汲郡(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

  • 读音:hóng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,以名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闳氏,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。汉有广陵相閎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

  • 東萊

    读音:Dōnglái【源】 春秋时东莱子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莱,周时姬姓国,因在齐鲁之东,故称东莱,故城在今山东黄县东南。一说,东莱为郡名,秦汉以来,以地为氏(7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
  • 南頓

    读音:Nándùn【源】 顿,周时姬姓国(故城在今河南项城北50里南顿故城),春秋时灭于楚,其后有顿氏、南顿氏(19,21)。

  • 普毛

    读音:pǔ máo【源】 西魏文帝大统十三年赐陇西人辛威姓普毛氏,见《周书》(27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变】 《北史》作普屯氏(2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

  • 托謨

    读音:Tuōm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八派,出伊巴丹、塔山堡、哈达、黑龙江、叶赫、齐齐哈尔、努克特勤、苏完等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高礼之妻为托谟氏(260)。清代满

  • 顏不革歹

    读音:Yánbùgé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,其中华书局版“革” 作 “草”。革、草形近似而讹误。径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伊伯格勒岱。”

  • 读音:Bì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【布】台湾台南、台北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昌图、山西之晋中地区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縉雲

    读音:Jìnyú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官名。黄帝以云纪日,夏官为缙云氏。见服虞《左传·注》。后以为氏。”

  • 脱納勒斤

    读音:Tuōnàlèjīn/Tonolj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之都希、巴彦汉苏木有此姓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