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剌
读音:Ālà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元有阿剌瓦丁。明有阿剌知院。” 未详其他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元有阿剌瓦丁。明有阿剌知院。” 未详其他。(按: 阿,《姓氏词典》 音ē。)
读音:Xì【音】 又音计(Jì)(17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即系姓(60,62)。【布】 明时河南谷城县(15,21,24,60)、今台湾基隆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 係
读音:Cānlièzhāo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,“明有参烈昭·昆牙、参烈昭·平牙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àozhīsītú【综】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巴达玺之妻为赵稚思图氏(260)。
读音:lù mén以所居为氏,如桐门、雍门之类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(按:鹿门为齐国城门)
读音:Yǎnzhōu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吴王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州姓为偃姓之后,盖合本姓与分姓而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偃州员,春秋时吴人,见《左传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
读音:Gǔpǐnàzhēng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(95)。
读音:shēn【源】 夏王启之后有甡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 《路史》云: “夏启后有甡氏。”此当系出姒姓。
读音:tiě fú铁弗刘武,南单子苗裔,居新兴,北人谓父为鲜卑,母为铁弗,因以号为氏,后武曾孙勃勃称夏王,耻姓铁弗,遂改赫连氏。(见《北史·僭伪附庸传》)
读音:ān guó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院,谥曰安国君,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安国氏,汉武帝使安国少季使南越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E-'értǎn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奎素图之妻为阿尔坦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