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塔力吉歹
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收载。(按: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认为 《辍耕录》之“阿塔力吉歹、阿塔(塔,又作“达”)里吉歹、阿大里吉歹实为一姓之三种译文,故并而统译为“阿塔里吉达”。)
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收载。(按: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认为 《辍耕录》之“阿塔力吉歹、阿塔(塔,又作“达”)里吉歹、阿大里吉歹实为一姓之三种译文,故并而统译为“阿塔里吉达”。)
读音:Tiěmùgē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帖木哥·斡赤斤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zhì【音】 寘氏有Tián、Zhì两音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寘(Zhì)姓。【源】当为于寘王之后(60,62,63)。于寘国系汉时西域36国之一。故城在今新疆和阗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引
读音:Sūmùt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苏木特氏(256)。又,清镶红旗蒙古马甲乌尔图那思图之妻为苏莫特氏(260),〔苏莫特〕似即苏木特之异译。
读音:Chángyí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有载。其注 “常仪” 云:“历史上的罕见姓。一作‘尚仪’,传说是黄帝臣常仪的后代。” (按: 尚,或与“常”通,亦音cháng。)
读音:Shuò【音】 旧读时(Shí)(84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武都氐姓,见《西秦录》(60,62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(373)、河北万全(326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
读音:hào xīng与“浩生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即浩星氏,亦即浩生氏。星、生字古通用。”参见“浩星”、“浩生”条。
读音:Diāoqī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,以职业为姓。后改姓雕。” (按: “雕漆”作为姓氏,实所罕见,疑其为“漆雕” 氏之讹。然《大全》 漆雕、雕漆并收,且
读音:Āyántǎtǎěr清代满族姓氏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镶白旗人喜佛,即姓此氏。
读音:Hélǔdǎi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合鲁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哈鲁乌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
读音:Mùyīkù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县。其祖先在迁徙中,在永维地方,以供象头代替人头,把象头埋在地下,并用木棒填土,填土的动作称“格莱”,其后裔遂以“格莱”为姓。后来,生病死亡者甚多,即认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