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周有显德大夫,人称显父(或显甫),其后遂以先祖字为氏(12,77)。【变】 后有改为㬎氏者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北万全(326)、四川德昌(333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显宗,明时福州卫百户,见《高淳县志》(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周大夫显父之后。” 以王父字为氏。显父,或作“显甫”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周有显德大夫,人称显父(或显甫),其后遂以先祖字为氏(12,77)。【变】 后有改为㬎氏者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北万全(326)、四川德昌(333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显宗,明时福州卫百户,见《高淳县志》(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周大夫显父之后。” 以王父字为氏。显父,或作“显甫”。
读音:Tōngjí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通吉密拉,本哈斯罕人,收国二年来附,遂为穆昆。子和拉布,善女真、契丹字,为御前管勾文字。”
读音:Tuōmù【综】 ①清镶蓝旗满洲监生顺代之妻为托木氏(260)。②达斡尔族姓(哈拉名),汉姓有陶、乔二氏。下属三个莫昆:吐钦、古隆、瓦楞等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
读音:jiē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,62,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获鹿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万姓统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宋代有皆移。
读音:Shèyáng【源】 春秋时秦国叶阳君之后(6,9,11,17,60)。【人】 叶阳通,汉时谏议大夫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以封地为姓
读音:lǜ绿,《玉篇》作渌,水名,当以水为氏。又或颛顼师绿图之后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 (按:绿图,又作录图)
读音:Shēngěr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复姓录》(12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Fùfúluó【源】 以部落为氏。高车12姓,第10为副伏罗氏(6,11,44,60)。历史上高车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以部落为氏。高车十二姓,十曰副伏罗氏。”铁勒族北魏称
读音:Bī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桓王之后有宾氏(17,60)。②晋靖侯之孙奕宾之后(15,60)。③春秋时齐大夫有宾氏(17)。④明、清时云南保山县崩戛喧土官为宾氏(242)。【变】一作〔賔〕(9,
读音:cǒu mǎ周趣马蹶父之后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Qílīlǚ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曲吕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