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í

【源】 ①上古有昆连氏,一作厘连氏,其后有骊氏,见《路史》(8,17,60)。②周时姬姓之戎在骊山者,史书称为骊戎国(故城在今陕西临潼东24里),后灭于晋,其后有骊氏,见《姓苑》(6,7,9,12,15)。【望】 新丰(17,60,418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《左传》骊戎国之后,在昭应县。”以国为氏。昭应,即今陕西临潼,唐代称新丰。②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厘连氏之后。”望出新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彰扎爾

    读音:Zhāngzhā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W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文氏所改,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色爾巴

    读音:Sè’ěrbā【综】 夏尔巴人姓。世居西藏聂拉木县樟木口岸、定结县陈塘区等地(435)。

  • 读音:Fēi【源】 系自偃姓。棐国,春秋时郑国之棐林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),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①以国

  • 读音:Qiǎ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一说,天竺四姓中有巧氏,见《梦溪笔谈》(60,62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(351)、广东顺德(363)、台湾(64、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

  • 長仲

    读音:Chángzhòng【源】 见《元和姓纂》(444)。【人】 长仲穀,晋时太宰参军,著《山阳先贤传》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其注称:“晋有太宰参军长仲·谷。”

  • 子輿

    读音:Zǐyú【源】 春秋时陈烈子之子沮舆为子舆氏,见《世本》(60,61)。【它】 《元和姓纂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》等均载:子舆氏系自妫姓,陈桓公生难,字子石,为子舆氏,误。参见子与氏。历史上罕见复姓

  • 读音:gé【源】 ①商纣王之谀臣蜚廉(一作飞廉)之子名革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 ②相传为汤臣夏革之后(60)。③革、棘,古时为同姓(60)。④西夏人姓,见《宋史》(60)。⑤满、蒙古

  • 釋利

    读音:Shìlì【综】 占城国(古越棠地,秦时林邑国)国王姓释利,名因德曼,见《南史》(48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南史》注云: “占城国王姓释利,名因德缦。”占

  • 支襚

    读音:Zhīlí【综】 以形骸支离为氏。《庄子》有支离益、支离疏、支离叔、支离无胀(9,11,17,60)。但宋邓名世认为,《庄子》中之支离疏之辈皆系寓言,未必系人之姓名(7)。似以邓说为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