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石孝友
石孝友,南宋词人,字次仲,江西南昌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宋孝宗乾道二年(1166)进士。填词常用俚俗之语,状写男女情爱。仕途不顺,不羡富贵,隐居于丘壑之间。石孝友著有《金谷遗音》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著录一卷,明《唐宋名贤百家词》本作《金谷词》,不分卷。有明汲古阁《宋六十名家词》本、《四部备要》排印本。《全宋词》据毛□校汲古阁本收录。
- 吴丹
吴丹(744-825),唐常州晋陵人,字真存。贞元进士,授秘书省正字。累历协律郎、殿中侍御史等职。宪宗元和五年,迁太子舍人。穆宗长庆二年,以驾部郎中充宣慰副使,随韩愈赴镇州宣慰王庭凑。使还,拜谏议大夫。官至谏议大夫。能诗。
- 朱让
朱让,字次夔,一字絅庵。南海人。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(一六〇三)进士,由户部主事转夔州知府。有集,失散未刻。清黄登《岭南五朝诗选》卷四有传。
- 令狐俅
令狐俅(一○四一~一一一○),字端夫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挺子。以父荫试将作监主簿。历郓州司户参军、濮州雷泽县尉、洺州曲周县令、监汝州洛南稻田务。废而家居,又起为泾原路转运司勾当公事。神宗元丰四年(一○八一)从军灵武。后为处州松阳县令、环州录事参军。迁武胜军节度推官,未行,以疾致仕。徽宗大观四年卒于汝州,年七十。事见《西台集》卷一二《令狐端夫墓志铭》。
- 朱多炡
(1541—1589)明宗室,字贞吉,号瀑泉。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。封奉国将军。善诗歌,行草宗米芾,兼工山水写生。见古人墨迹,一再临摩,如出其手。尝轻装出游,化名来相如,字不疑,踪迹遍吴楚。既卒,门人子弟私谥清敏先生。有《五游集》、《倦游集》。
- 干建邦
干建邦(1660一1716)字淑掌,号庐阳,星子县人。康熙十七年(1678)补博士弟子员。当时著名学者汤来贺主讲白鹿洞书院,从学者众多,建邦与父亲干特从其学,文章品行独得汤之赞许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,举于乡,次年会试,落榜而归,游历闽、楚间,肆力于诗古文词。三十九年中进士,为江西巡抚张志栋聘为白鹿洞书院山长。后因病卒于北京。诗学陶潜,作《西江诗派论》,力主尊陶渊明为江西诗派初祖。著有《湖山诗集》16卷行世。
- 薛汉
(?—1324)温州永嘉人,字宗海。幼力学,有令誉。以青田教谕,迁诸暨州学正。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。工诗文,尤善于鉴辨古物。有《宗海集》。
- 裴迪
裴迪(716-?),唐代诗人,河东(今山西)人。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。其一生以诗文见称,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。与大诗人王维、杜甫关系密切。早年与“诗佛”王维过从甚密,晚年居辋川、终南山,两人来往更为频繁,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。“寒山转苍翠,秋水日潺谖。倚仗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渡头余落日,墟里上孤烟。复值接舆醉,狂歌五柳前。”这首号称“诗中有画”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裴迪答赠王维的。受王维的影响,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,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,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。
- 白胤谦
白胤谦(1605年—1673年),字子益,号东谷,山西省阳城县人,明朝进士、清朝政治人物。明朝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登进士,改庶吉士。入清后历任高官,康熙二年(1663年)致仕,康熙二年(1663年)五十九岁,染微疾,便遽求致仕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卒,年六十九岁。
- 王彦威
王彦威(1842~1904)原名禹堂,字弢夫,号藜庵,浙江黄岩人。同治九年举人。历任工部衡司主事,营缮司员外郎,军机章京,江南道监察御史,太常少卿。光绪十二年,为军机处汉官领班章京。辑编《《筹办洋务始末记》。著有《西巡大事记》、《清朝掌故》、《清朝大典》、《枢垣笔记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