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诗词古文>欧阳玄生平

欧阳玄生平介绍

元代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延祐年间(1314年—1320年),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,不畏权贵,清理积案,严正执法,注重发展农业,深得百姓拥戴,有“教化大行,飞蝗不入境”之誉。在任内,对芜湖名胜古迹,多加保护修葺,据传“芜湖八景”,是其在任时所形成。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(见康熙《太平府志》和《芜湖县志》),常游“荆山寒壁”,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,所以其有“三年楚客江东寓,每见荆山忆故乡”之句。离任时,对芜湖依念绵绵。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“欧阳湖”,简称“欧湖”,以志纪念。>>查看欧阳玄的诗词古文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褒2

    王褒(约513~576年),字子渊,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南北朝文学家。东晋宰相王导之后(第三子王洽一脉),曾祖王俭、祖王骞、父王规,俱有重名。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。梁元帝时任吏部尚书、左仆射。明帝宇文毓笃好文学,王褒与庾信才名最高,二人特被亲待。加开府仪同三司。武帝宇文邕时为太子少保,迁小司空,后出为宜州刺史。建德年间去世,卒年六十四。子王鼒嗣。

  • 贺知章

    贺知章(659—744),字季真,号四明狂客,汉族,唐越州(今绍兴)永兴(今浙江萧山)人,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,除祭神乐章、应制诗外,其写景、抒怀之作风格独特,清新潇洒,著名的《咏柳》、《回乡偶书》两首脍炙人口,千古传诵,今尚存录入《全唐诗》共19首。

  • 薛映

    映(951~1024)字景阳,北宋华阳(今四川成都)人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进士(《净德集》卷一四《薛文恭公尚书真像记》),通判绵州、宋州、升州,知开封县,为江南转运使,江淮、两浙茶盐制置副使,改京东转运使。知相州、杭州。入知通进、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,迁给事中、勾当三班院,出知河南府、升州、扬州、并州及永兴军。宋仁宗时迁礼部尚书,再为集贤院学士判院事,知营州,分司南京。天圣二年卒(《宋会要辑稿》仪制一一之四),一说景祐间卒(《净德集》),年七十四(《东都事略》卷四五本传)。谥文恭。

  • 陈济翁

    陈名恺,字济公,婺州永康人。治平四年(1067)进士。元符三年(1100)卒,年六十六。岳珂跋称为陈济翁墓志铭,疑是其人。

  • 崔护

    崔护(772年—846年),字殷功,唐代博陵(今河北定州)人,生平事迹不详,唐代诗人。公元796年(贞元十二年)登第(进士及第)。公元829年(太和三年)为京兆尹,同年为御史大夫、广南节度使。其诗诗风精练婉丽,语极清新。《全唐诗》存诗六首,皆是佳作,尤以《题都城南庄》流传最广,脍炙人口,有目共赏。该诗以“人面桃花,物是人非”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,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,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。

  • 去奢

    僧人。生平无考。《全唐诗逸》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上。

  • 李伉

    (一o四八―一o九三)字常武。工篆书,郓州州学新田记碑为其篆书,题额下款具如汉刻,有古受禅遗意。《玄牍记》

  • 卓祐之

    卓祐之,字长吉,闽县(今福建福州)人。仁宗景祐元年(一○三四)进士。历秀州判官。事见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六。

  • 胡广

    (91—172)东汉南郡华容人,字伯始。安帝时举孝廉,奏章为天下第一。拜尚书郎,五迁至尚书仆射,历仕司空、司徒、太尉,官至太傅,历安、顺、冲、质、桓、灵六帝。谦恭练达,处宦官外戚交互专政之时,为官如故,时谚讥为“万事不理问伯始,天下中庸有胡公”。以附和梁冀定策立桓帝,封育阳安乐乡侯。卒谥文恭。

  • 刘臻

    (527—598)隋沛国相人,字宣挚。仕于北周,为露门学士。入隋,从高颎伐陈,典文翰。太子杨勇引为学士,甚亲狎。臻无吏才,耽于经史,终日深思。精两《汉书》,时人称为“汉圣”。有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