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诗词古文>萧德祥生平

萧德祥生平介绍

萧德祥,元代人。约公元一三三一年前后在世。约元文宗至顺中前后在世。号复斋。杭州人。以医为业。德祥善作曲,凡古文俱隐括为南曲,街市盛行。又有南曲戏文。杂剧有《四春园》、《小孙屠》、《杀狗劝夫》、《四大王歌舞丽春园》等,今仅其中一种。>>查看萧德祥的诗词古文

轶事典故

  萧氏生活在元后期南方地区,不仅创作杂剧,还开始创作南戏,天一阁本、曹本《录鬼簿》称其“凡古文俱隐括为南曲,街市盛行。又有南曲戏文”,贾仲明称他“武林书会展雄才”,透露了他曾加入撰创南戏剧本的书会组织,当是较早参与南戏创作的一位较有影响的剧作家。曹本《录鬼簿》于其名下录《小孙屠》一目,《永乐大典》又存有同名戏文。所以,现代研究者对《录鬼簿》著录的他的剧目是杂剧还是戏文意见极不统一。傅惜华《元代杂剧全目》不载萧德祥,而以之入《宋元南戏全目》。王钢《录鬼簿三种校订·前言》认为:“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位南曲作家,所作剧目五种是戏文而非杂剧。”徐调孚《现存元人杂剧书目》、庄一拂《古典戏曲存目汇考》则均归于杂剧。邵曾祺《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》认为:尚无确实的证据,证明此五剧确是萧作南戏;《录鬼簿》所列剧目有许多与南戏同名,但一般都认为是杂剧,此处似应也不例外;钟嗣成破例的可能性较小。其戏曲作品今存杂剧《杀狗劝夫》一种,戏文《小孙屠》一种。萧氏散曲,今亦不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冯延巳

    冯延巳(903--960)又名延嗣,字正中,五代广陵(今江苏省扬州市)人。在南唐做过宰相,生活过得很优裕、舒适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,文人的气息很浓,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。宋初《钓矶立谈》评其“学问渊博,文章颖发,辩说纵横”,其词集名《阳春集》。

  • 赵毓楠

    赵毓楠,(1838-1925)字楚江。以国学生应乡试,挑充国史馆誉录,历任汉阳、宜昌、武昌知府。莅官勤朴,举措惠民。有《退思余录》。其诗见于《赵氏族谱》。

  • 沈良

    良号华溪,云间人。

  • 钟惺

    钟惺(1574~1624)明代文学家。字伯敬,号退谷,湖广竟陵(今湖北天门市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曾任工部主事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与林古度登泰山。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。不久辞官归乡,闭户读书,晚年入寺院。其为人严冷,不喜接俗客,由此得谢人事,研读史书。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《唐诗归》和《古诗归》(见《诗归》),名扬一时,形成“竟陵派”,世称“钟谭”。

  • 易奇际

    明末清初广东新会人,字开伍。性清介,事母以孝闻。登崇祯乡荐,乱后即绝意禄仕。研究性命之旨,讲学授徒,以克己为要、主静为宗。卒年六十三,门人私谥文哲。有《逸纪》、《书诗传解》、《拂剑草》、《侨梧集》、《吾豫漫笔》等。

  • 高汝砺

    高汝砺(1154-1224)金朝大臣。字岩夫、应州金城(今山西应县)人。大定间,中进士,莅官有治绩。明昌中,章宗亲点为石州刺史。入为左司郎中,由左谏议大夫渐迁户部尚书。时钞法不能流转,汝砺随事上言,多所更定,百姓甚便。贞祐二年(1214),随宣宗南迁,授参知政事。历尚书左右丞、平章政事。累迁右丞相,封寿国公,忠厚廉正,规守格法,为相十余年,于朝政多有匡弼。屡上表乞致仕不许。正大元年死。

  • 程钜夫

    程钜夫(1249年—1318年),初名文海,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,改用字代名,号雪楼,又号远斋。建昌(今江西南城)人,祖籍郢州京山(今属湖北)。元朝名臣、文学家。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。南宋末年,随叔父降元,入为质子。因受元世祖赏识,累迁至集贤直学士,并参与编修《成宗实录》、《武宗实录》。延祐五年(1318年)去世,年七十。泰定二年(1325年),追赠大司徒、柱国,追封楚国公,谥号“文宪”。程钜夫历事四朝,为当时名臣,其文章雍容大雅,诗亦磊落俊伟。有《雪楼集》三十卷。

  • 董鋆

    字镜溪,钱塘人。

  • 王龟

    太原人,字大年。王起子。性高简,博知书传,不乐仕进,少以诗酒琴书自适。武宗以左拾遗召,入谢,自陈病不任职,诏许。终父丧,召为右补阙,再擢屯田员外郎,称疾去。崔玛观察宣歙,表为副,龟乐宛陵山水,故从之。入为祠部郎中、史馆修撰。懿宗咸通中,知制诰。王铎为相,改太常少卿、同州刺史。徙浙东观察使,死于战乱。

  • 王申礼

    王申礼,事迹不详,代表作《宝林寺》、《赋得岩穴无结构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