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诗词古文>曹邺生平

曹邺生平介绍

曹邺(约816~875),字业之,一作邺之,桂州(今广西桂林阳朔)人。晚唐诗人。与刘驾、聂夷中、于濆、邵谒、苏拯齐名,而以曹邺才颖最佳。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(唐)、洋州刺史(唐)、祠部郎中(唐)等职务。>>查看曹邺的诗词古文

籍贯

  曹邺在大中四年(850年)中了进士,惊喜之余,写下了《寄阳朔友人》:“桂林须产千株桂,未解当天影日开,我到月中收得种,为君移向故园栽。”这诗反映了当时广西文化教育的现实,对广西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诗中他希望自己开个头,撒下种子,桂林今后能出更多的人才。

  翻开广西地方志,唐代中进士的第一人是梧州府的李荛臣(632年),由于梧州偏僻,李荛臣对广西的影响并不大,时隔两百余年,才出了第二名进士,这就是桂林府的曹邺。而曹邺之后,临桂人赵观之(855),平南人梁嵩(925)等许多广西人都先后中了状元。清代举人泗城教授王维新在《阳朔道中怀曹邺》一诗中说:“唐代文章原后起,岭西风气实先开。”指曹邺不仅在晚唐全国的诗坛占有重要地位,而且还是广西地区诗风的开创人物。曹邺以前,广西土生土长的文人未见史载,曹邺可以说是广西第一个著名诗人,他与同时代的曹唐(临桂人)一起,对广西地区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  相传曹邺少时曾在阳朔城北天鹅山下的一个岩洞中读书,这个岩就是现在的读书岩。后人为了纪念他,曾在那里建曹公祠,曹公书院。只可惜祠和书院已废,只有读书岩现在还是阳朔古迹。曹邺曾迁居桂林城北的阜财坊,后迁莺坊。唐末,桂林曾为曹邺建名贤坊,可惜这些胜迹都没能保存到今天。

  曹邺出生山清水秀的阳朔,在阳朔留下了不少描绘山水的诗篇。如《东洲》:

  江城隔水是东洲,浑是金鳌水上浮。万顷碧波分泻去,一洲千古砥中流。

  诗中所说的东洲,又称金鰲洲,在城东漓江中,形状窄长。傍晚,远望它宛如一条金色鰲溯游而上,为阳朔一景。阳朔县城西隅,有屏风山,又称西山,也叫西郞山。曹邺有《西郎山》诗一首:“西郎何事面西方,欲会东郎隔大江。自古明良时一遇,东郎未会恨斜阳。”而城东福利附近,又有一个如同人样,立于其上的小山,与西郎山遥遥相对,叫东郎山,曹邺作诗《东郎山》:“东郎屹立向东方,翘首朝朝候太阳。一片丹心存万古,谁云坐处是遐荒。”诗人借景抒怀抒发了被迫隐退,明君良臣不能常得的感慨,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遐荒之地,仍丹心系念国事的高尚情操。

  桂林阳朔(今属广西)人。大中四年 (850)进士。曾为天平节度使掌书记。迁太常博士,历祠部、吏部郎中,仕至洋州刺史。

  曹邺和于□、刘驾等在创作中都致力于古诗和乐府,反对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艳丽的诗风。他的诗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。如《捕鱼谣》:“天子好征战,百姓不种桑;天子好年少,无人荐冯唐;天子好美女,夫妇不成双。”对最高统治者予以大胆的谴责和讽刺。《官仓鼠》:“官仓老鼠大如斗,见人开仓亦不走。健儿无粮百姓饥,谁遣朝朝入君口?”不啻为贪官污吏写照。又如《筑城》:“呜呜啄人鸦,轧轧上城车,力尽土不尽,得归亦无家。”写出沉重徭役使农民家破人亡的惨状。他的诗质朴洗炼,多采用民间口语,有些接近谣谚,而笔锋锐利,富有战斗性。

生平

  曹邺 (816~?)晚唐诗人。字邺之。阳朔人。自小勤奋读书,屡试不第,流寓长安达10年之久。大中四年(850)登进士,旋任齐州(今山东济南)推事、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。咸通(860~874)初,调京为太常博士,寻擢祠部郎中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刺史,又升吏部郎中,为官有直声。咸通九年(868)辞归,寓居桂林。平生擅长作诗,尤以五言古诗见称。诗作反映社会现实,体恤民疾,针砭时弊。著有《艺文志》 、《经书题解》及《曹祠部集》。

  曹邺与晚唐著名诗人与刘驾、聂夷中、于濆、邵谒、苏拯齐名,而以曹邺才颖最佳。曹邺曾任郎中,刺史等官职,他的诗多是抒发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,少数是讽刺时政,也有一些山水佳篇。他写下了不少千古名诗,如《官仓鼠》:“官仓老鼠大如斗,见人开仓亦不走。健儿无粮百姓饥,谁遣朝朝入君口。”《怨诗》(四首之一):“手推讴轧车,朝朝暮暮耕。未曾分得谷,空得老农名。”所有的这些诗,对官吏盘剥百姓的讽刺真是入骨三分。

  有《曹祠部诗集》2卷。事迹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唐才子传》。

文学成就

  清代举人泗城教授王维新在《阳朔道中怀曹邺》一诗中说:“唐代文章原后起,岭西风气实先开。”指曹邺不仅在晚唐全国的诗坛占有重要地位,而且还是广西地区诗风的开创人物。曹邺以前,广西土生土长的文人未见史载,曹邺可以说是广西第一个著名诗人,他与同时代的曹唐(临桂人)一起,对广西地区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  曹邺和于□、刘驾等在创作中都致力于古诗和乐府,反对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艳丽的诗风。他的诗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。如《捕鱼谣》:“天子好征战,百姓不种桑;天子好年少,无人荐冯唐;天子好美女,夫妇不成双。”对最高统治者予以大胆的谴责和讽刺。《官仓鼠》:“官仓老鼠大如斗,见人开仓亦不走。健儿无粮百姓饥,谁遣朝朝入君口?”不啻为贪官污吏写照。又如《筑城》:“呜呜啄人鸦,轧轧上城车,力尽土不尽,得归亦无家。”写出沉重徭役使农民家破人亡的惨状。他的诗质朴洗炼,多采用民间口语,有些接近谣谚,而笔锋锐利,富有战斗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谏

    (1462—1541)浙江乐清人,字君佐。弘治九年进士,官至吉安知府。著有《雁山志》。

  • 邵缉

    南宋诗人、词人。字公序,上元(今江苏南京)人。与邵亢同族(《金陵诗徵》卷五)。徽宗宣和初随父宦寓宣州,四年(一一二二)返乡,李弥逊有文送行(《筠溪集》卷二二《送邵公缉还乡序》)。高宗绍兴中在鄂州,曾献词岳飞,献书朝廷。有《荆溪集》八卷(《宋史·艺文志》),已佚。事见《金佗续编》卷二八。

  • 徐哲

    莱阳人,字延徽。性旷达,才气过人。以茂才荐,授峡州路长杨县教谕,不就。有《齐东野语集》。

  • 李存

    (1281—1354)元饶州安仁人,字明远,更字仲公。从陈苑学。致心于天文、地理、医卜、释道之书,工古文词。应科举不利,即为隐居计,从游者满斋舍。中丞御史等交章荐,皆不就。学者称俟庵先生。与祝蕃、舒衍、吴谦合称江东四先生。有《俟庵集》。

  • 皮光业

    五代时襄阳人,字文通。皮日休子。美容仪,善谈论。钱镠辟为幕府,累署浙西节度推官。曾奉使于后梁,报聘淮南。及吴越建国,拜丞相。卒年六十七,谥贞敬。有《皮氏见闻录》。

  • 缪思恭

    思恭字德谦,号菊坡,吴陵人。至正间,官至淮安总管。

  • 周光祖

    周光祖,字锡侯,号雪瓯,浙江山阴人。咸丰己未进士,官刑部主事。有《耻白集》。

  • 清豁

    清豁(?-976),生年不详,宋初福建漳州保福院僧。俗姓张,泉州(今属福建省)人。他博学能文,精通佛典,以高行受知于武宁军节度使陈洪进,以名上宋太祖,赐号曰“性空禅师”。一说,保福清豁(?-972),泉州(今福建泉州)人。年少聪颖,素蕴孤操,志探祖道。礼鼓山神宴国师,落发禀具。初参大章契如庵主,次谒龙山和尚而领悟玄旨。后住漳州保福寺。临入寂灭,嘱言勿置坟塔,遂入山坐化。刺史陈洪进奏,赐号性空大师。

  • 唐珏

    唐珏(1247-?),字玉潜,号菊山,南宋词人、义士。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于《宋史翼》、《新元史》有传。亦记载于《宋人轶事汇编》。今存词四首,《全宋词》据《乐府补题》辑录。少孤,力学。家贫,聚徒众授经以养母。宋亡,元僧杨琏真伽尽发在绍兴之宋帝陵寝。珏出家资,招里中少年潜收遗骸,葬兰亭山,移宋故宫冬青树植其上。义风震动吴、越。谢翔感其事,为作冬青树引。

  • 韦式

    生卒年不详。京兆杜陵(今陕西长安县东北)人。韦应物三世孙,韦庄伯父。曾官郎中。文宗大和三年(829),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,韦式赋一字至七字诗《竹》相送。《全唐诗》存此诗。生平事迹见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四上》、《唐诗纪事》卷三九及卞孝萱《元稹年谱》大和三年《辨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