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鸭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吉人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地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面部门》卷二十三方。薏苡仁、汉防己、赤小豆、炙甘草各一钱半。水煎服。治风热及唇核。
①六淫之一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太阴之上,湿气主之。”湿气,为长夏的主气。湿属阴邪,性质重浊而粘腻,能阻滞气的活动,影响脾的运化。外感湿邪,常见体重腰痠,四肢困倦,关节肌肉疼痛,痛处不移。湿浊内阻
气功术语。即将气引运到身体一定部位。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十六卷循天之道:“天气常下施于地,是故道者亦引气于足。”隋·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一。“养生方导引法“:“鼻引气入喉,须微微缓作,不可卒急强作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二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五不女之一。即鼓。详该条。
十三鬼穴之一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水沟。
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紫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