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上脘

上脘

①指胃脘上口贲门部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宿食在上脘,当吐之,宜瓜蒂散。”②经穴名。代号RN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脉经》名上管。别名胃脘。属任脉。任脉、足阳明手太阳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上5寸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、静脉。主治胃痛,呃逆呕吐反胃癫痫,以及急、慢性胃炎,消化性溃疡,胃下垂,食道痉挛等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5~7壮;或艾条灸10~20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处方约编

   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
  • 黄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惟周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精于诊治伤寒,根据南方人体质弱等情况,主张少用麻黄一类损耗之剂,而多用参、芪补益之剂,为当地名医。著有《脉诀》、《医学纲目》,已佚。

  • 夹喉疽

    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:“喉之两旁生疽如何?曰:此名夹疽,属手少阴心经,足太阴脾经,足厥阴肝火热毒上攻而然。”症见咽喉两旁肿起,饮食难咽,疼痛甚剧,或口臭便秘,身发寒热等。治宜解毒泻火,消肿利咽

  • 猪蹄叉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九龙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快果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手牛押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岁气

    指一年的气候情况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《类经》注:“五运有纪,六气有序,四时有令,阴阳有节,皆岁气也。”

  • 心漏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井疽之成漏者。见井疽条。

  • 出针法

   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的方法。一般是左手持消毒干棉球按于针旁皮肤上,以右手轻转针体,缓慢外提,逐步退出。避免快速猛抽,以防出血和遗留疼痛。如出现弯针或折针者,处理方法见各该条。

  • 地松柏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铺地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