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阳明有余,病脉痹,身时热;不足病心痹;滑则病心风疝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滑则燥热生风,热则主于心也,故为心风疝。”参见风疝条。
见麻科合璧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《本草辨误》1卷,已佚。
解剖部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鼻柱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即卤碱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增辑验方新编》。即羊毛疔。见该条。
行气法之一。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。《金针赋》:“病在上,吸而退之;病在下,呼而进之。”是指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,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,使气上行;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,宜在病人呼气时插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称梦遗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曾对孟诜《食疗本草》一书的内容进行补充达八十九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