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乳子伤寒

乳子伤寒
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指婴幼儿感受寒邪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。初起寒邪在表,恶寒,身热无汗,沉迷;如表寒化热,则必热势增高,心烦口渴;如便秘小便黄涩者,则为热邪传里之候。初起表寒,治宜辛温解表,用葱豉汤(《类证活人书》:葱白豆豉麻黄葛根);表寒化热者,治宜辛凉清解,用银翘散加减;表里俱热者,治宜表里双解,可用防风通圣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求子伤寒百问

    见类证活人书条。

  • 长虫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即蛔虫。详蛔虫病条。

  • 鸡毛蒿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大丁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时计草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西番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生银中毒

    病名。指吞服生银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急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银毒药物,如葱汁、鸡子汁、鸭血、鸭通汁等。可参考。详金石中毒条。

  • 目视一物为两候

    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:“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。凡人脏腑不足,精虚而邪气乘之,则精散,故视一物为两也。”即视歧,详该条。

  • 即瞳神。详该条。

  • 附骨疽

    病名。出《肘后方》卷五。又名多骨疽、朽骨疽。《外科精义》卷上:“夫附骨疽者,以其毒气深沉,附着于骨也。”本病可发于全身骨骼。初起多见寒热往来,病处多漫肿无头,皮色不变,继则筋骨疼痛如锥刺,甚至肢体伸屈

  • 许度量

    【介绍】:见许律条。

  • 蔻壳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