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二方。炒罂粟壳、当归各四两,炒甘草二两,赤芍药、酸石榴皮、炒地榆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次三钱,水煎,食前服。治痢疾脓血相杂,里急后重,脐腹绞痛,或噤口不食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经漏。详该条。
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互配合,天干在上,地支在下,天干反复排六次,地支反复排五次,其顺序则为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以至壬戌、癸亥,凡六十对,便呌甲子,用以纪日或纪年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天有十日,日六
十咳之一。指由饮食寒冷所致的咳嗽。《诸病源候论·咳嗽病诸候》:“二曰寒咳。饮冷食寒入注胃,从肺脉上气,内外合,因之而咳是也。”参见咳嗽、寒嗽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余幼白子,字子敬,安徽歙县人。精通医术,救治垂危病证常有奇效。根据临证经验,对其曾祖父余午亭所撰《诸证析疑》作了补充。
证名。又名齿衄、牙宣。《诸病源候论·牙齿病诸候》:“手阳明之支脉,入于齿。头面有风,而阳明脉虚,风挟热乘虚入齿断,搏于血,故血出也。”详见齿衄条。
医史著作。陈邦贤、严菱舟合编。本书以姓氏笔划为序,收录并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医家约2600余人。其中有些资料注明了出处,便于读者检索。但作者介绍医人医事缺乏分析批判,介绍医家或引述资料也存在一些错误。19
即火力大而猛。发散取汗药宜用武火,不宜久煎。
①即津。详该条。②津,津液;气,阳气。如热伤津气,即津液与阳气两伤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属气血逆乱,运动障碍之类的病证(如瘫痪痿痹等),可用行气活血通络的方药,使其通畅。如小活络丹之类。包括使用针灸推拿按摩等外治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