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兰室秘藏·杂病门》。即除湿补气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一种突然发作的危重病证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:“遁尸者,言其停遁,在人肌肉血脉之间。若卒有犯触即发动,令心腹胀满刺痛,喘息急,偏攻两胁,上冲心胸,其候,停遁不消者是也。”治用木香散、鹳骨圆等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湿痹。详湿痹条。
自我推拿方法名。见《理瀹骈文》。即浴面。见该条。
丛书名。明·李中梓(士材)撰。清·尤乘增辑。刊于1667年。本丛书计有《诊家正眼》、《本草通玄》、《病机沙篆》三种。分述审脉、辨药及治法。后附尤乘的《寿世青编》。
气功术语。①指舌。《赤凤髓》:“诀在闭兑目,半垂帘,赤龙头胝上腭。”②指妇女炼气功引致性征变化的现象。《悟真篇注》:“其经水自绝,乳缩如男子,是谓赤龙。”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4卷,梁·甘之撰,已佚。
书名。2卷。宋·董汲约撰于11世纪末。原书1卷,已佚。今存者为编《四库全书》时自《永乐大典》中的辑佚本。析为2卷。书中对于脚气病(也包括下肢关节炎一类的病)的病因及治法作了重点的记述,附内服及外用方4
经脉名。即足阳明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足阳明脉:循胻中,上贯膝中,出股,夹(挟)少腹,上出乳内兼(廉),出膉(嗌),夹(挟)口,以上之鼻。其病:病足中指废,胻痛,膝中种(肿),腹种(肿),乳内兼(廉
脉学著作。3卷(即《利溥集》卷1~3)。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。王氏以黄蕴兮《脉确》一书内容列于篇首,以此引伸,兼采诸家脉学有关专题论述于后,并附妇人、小儿脉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