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鱼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
婴儿出生后,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。参囟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风门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萧埙条。
古病名。指胁下胀满,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病胁下满,气逆,二三岁不已,是为何病?歧伯曰:病名曰息积,此不妨于食。”《证治准绳·积聚》:“息积,乃气息痞滞于胁下,不在藏府荣卫之间,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病名,一作风癔。症见猝然昏倒,不知人事,伴见舌强不能言,喉中有窒塞感,甚则噫噫有声等。属于风中脏腑的范围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八:“风懿者,奄忽不知人,咽中塞,窒窒然,舌疆不能言,病在脏腑。”《医门法律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蒙古族。任尚膳院使,统领尚食、尚药局。
①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木贼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