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阴气俱绝

五阴气俱绝

五脏精气衰竭。五脏的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,精气衰竭时,则神志活动障碍,出现转眼不视,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状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五阴气俱绝,则目系转,转则目运;目运者,为志先死;志先死,则远一日半死矣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升麻龙胆草饮子

    见《原机启微》卷下。即龙胆饮子,见该条。

  • 鬼心

    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四针掌后横纹,名鬼心。”原注为太渊穴。《针灸大全》则指为大陵穴,今多从此说。

  • 掌纹

    手掌内面的摺纹。

  • 破伤湿

    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因皮破肉伤,水湿浸入所致。症见口噤、不能吞咽、项背强直、疮口流黄水。用牡蛎末敷疮口,或甘草煎汤调服牡蛎末二钱;亦可用南星、防风等分为末,水调敷疮上,并温水调服牡蛎末一钱。

  • 翘掌

    练功方法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两臂前平举,尽量翘掌,静止片刻。适用于治疗腕部疾患。

  • 任脉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任脉络。详该条。

  • 施政卿

    【介绍】:见施发条。

  • 野苦荬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苣荬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连壳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心

    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。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。热入心包,症见神昏谵语、高热、烦躁不安、舌质绛、脉细数,可用清宫汤使心包热邪向外透达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