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五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,包括心病、肝病、脾病、肺病、肾病。详各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下疳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眉疽。见该条。
《济生方》卷六方。当归(酒浸,炒)、延胡索(炒,去皮)、炒蒲黄、赤芍药、官桂(不见火)各半两,姜黄、乳香、没药、木香(不见火)各三两,炙甘草二钱半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七片,水煎去渣,食前服。治妇
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。脾主运化水湿,为胃行其津液,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,引起水湿停滞;水湿的停滞,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。症见饮食减少、胃脘满闷、大便溏泻,甚或恶心欲吐、口粘不渴,或渴喜热饮、肢体困倦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狼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别之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厥阴经别,见该条。
出《嘉话录》。为芜菁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第六十一。即敷药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