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可活动的关节部位。见《江氏伤科学》。参关节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吴砚丞撰。刊于1853年。书中简要地介绍了麻疹的病原、脉症、各种兼证、禁忌以及备用诸方等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指慢性病病情缓慢,迁延不愈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暴者为病甚,徐者为病持。”
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卷上方。川芎二钱半,当归六钱,炙甘草五分,桃仁十五粒,炒麻仁二钱,肉苁蓉(酒洗,去甲)一钱。水煎服。治产后大便秘结,类伤寒三阴证。若汗多便实,加黄芪、麦门冬各一钱;腹满溢便实,加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龙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热毒邪火上炎所致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:“其疮生于耳边,又名热毒发疽。五六月间,渐长如蜂窠,皮紫者亦热,诸处如火烧,痛不可忍,十日可刺。”治宜泻火解毒、清热消肿。可选用仙方活命饮、普济消毒饮
证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。自觉耳中作胀,或兼疼痛。治宜清肝胆实热。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(磨水冲服)。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明·龚廷贤撰。刊于1591年。内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证治。多编成歌诀,论述较简略。选方颇多,包括一部分内府秘方。
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四。详胞痹条。
指血脉中营气运行障碍,出现痈肿的病机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营气不从,逆于肉理,乃生痈肿。”因邪气侵袭,营气运行不畅,瘀阻于肌肉腠理之间,血郁热聚,便成痈肿。治宜活血和营,托毒消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