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刺蒺藜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即三十六丁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指身体肥盛而经期错后者。多因肥人脾虚血少,兼痰湿阻滞。症见经行错后,量少色淡或有腹胀、浮肿等症。治宜健脾除湿,化痰导滞。方用苍附导痰丸、六君子汤等。
出《斗门方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民族医工具书。旺堆著。此书系由我国作者用本民族文字所编写的第一部藏医学辞典。共收辞目2500余条,涉及藏医基础理论、生理解剖、临床各科的病证、诊断、治法等,还有一些重要的医学人物和医学文献等内容,释文
病证名。又名痘夹疹。痘疮夹有痧子的证候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》:“痧亦疹类,但形如粟米,尖圆白硬,内含清水为异。此亦热毒所发,往往夹痘而出,宜于疏散,以荆防败毒散主之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四。即蒲桃疔。见该条。
见伤寒论本旨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