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清·黄岩《眼科纂要》。即旋螺突起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即脑鸣。见《医学纲目·头风痛》。详该条。②指喉癣经久失治,霉烂起腐,旁生小孔如蚁蛀蚀。预后多不良(《中医临证备要》)。③指咽喉病伴有鼻部糜烂者。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七:“咽喉内生疮鼻孔俱烂,此名
古针法之一。火针之类。即将针用火烧热后,迅速刺入,即行拔出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:“刺布衣者,以火焠之。”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病在骨,焠鍼药熨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未婚女子由于气滞血瘀而致经闭,腹胀作痛者。治宜行气活血化瘀。方用膈下逐瘀汤、少腹逐瘀汤等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成都中医学院等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炒牛蒡子、羌活、黄连、黄芩、薄荷、防风、连翘各等分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目肿如杯,疼痛,泪多,羞明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楸树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漏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4卷。明·徐彦纯撰。书成于明初、本书卷1~3将药物分为金石、草、木、人、兽、虫、鱼、果、米谷和菜共10类,收药270种;卷4为药物总论,内容多录自金、元诸医家著述中对药物的阐析与经验,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