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养阴清热

养阴清热

清法之一。用滋阴养液的药物治疗阴虚发热的方法。例如:心阴不足心火亢盛,表现为心烦不得眠,午后发热,口干舌燥,舌红少苔,脉细数等症,用黄连阿胶汤肺热阴虚,表现为干咳少痰,或咳嗽带血,午后发热,颧红,舌红苔少,口干咽燥,脉细数等症,用百合固金汤加减;肝肾阴虚,表现为五心烦热,两颧发赤,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小便黄赤,舌红干少津,脉细数等症,用知柏八味丸温热病后期,症见夜热早凉,热退而无汗者,用青蒿鳖甲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居留、寄宿。指邪入而寄居潜藏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夫邪去络入于经也,舍于血脉之中。”②处所、病所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非胀之舍。”

  • 费启泰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医生。字建中。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年轻时因考科举不中而钻研家藏医书,尤其注意痘疹科,并有研究。认为痘疹之流行和诊治与天时运气关系密切,如泥守古法成规,常常贻误病情

  • 内蒸

    五蒸之一。亦名血蒸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五蒸条。

  • 七癥

    指七种癥病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癥瘕证治》:“夫癥者,坚也,坚则难破。……然七癥八瘕之名,经论亦不详出。虽有蛟龙、鱼、鳖、肉、发、虱、米等七证,初非定名,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患耳。”《东医宝鉴·杂病篇》:

  • 王遂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为齐王侍医,讲究服食之道,后因服食致死。

  • 湿六合汤

    《医垒元戎》方。川芎、当归、芍药、干地黄、茯苓、白术。水煎服。治中湿,身沉重无力,身凉微汗。

  • 荡臂

    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两上肢放松,作前后摆荡,幅度由小渐大。适用于治疗肩部疾患。

  • 安眠1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位于翳风与翳明两穴连线之中点处。主治失眠,偏头痛,精神分裂症等。直刺1~1.5寸。

  • 产后子宫不收

    见明·赵贞观《绛血丹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

  •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

    见伤寒六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