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眦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蓟饮子

    见《东医宝鉴·内景篇》卷二。即大蓟散,见该条。

  • 五运行大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五运,即五行之气,因其变化运行,故名。本文介绍了司天、在泉、左右间气的循行规律,以及五运的由来和六气的作用。文中又指出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,即谓“从其气则和,违其气则病”的道理。

  • 木疡

    病名。出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木疳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交筋

    名词。出汉·马王堆医书《合阴阳方》。即阴蒂。

  • 水渍疮

    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二。即水渍手脚丫烂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子死产门难产

    病名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妇人有生产三、四日,儿已到产门,交骨不开,儿不得下。子死而母未亡者,服开骨之药不验,当有死亡之危。……治但救其母,而不必顾其子矣。然死子在产门,塞其下口,有致母死之患。宜用推送

  • 奇病

    奇,异常。奇病通常指较疑难而少见的病证。参见奇病论篇条。

  • 大椎骨

    骨名。即旋台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消法

    八法之一。包括消散和消导两种意义。用消散导滞破积药,以消除食滞及因气血瘀滞而产生痞积的方法。有消食化滞、消痞化积等法。详各条。

  • 挂线法

    是用药制丝线(或普通丝线)或橡皮筋等挂断肛门瘘管的方法。亦适用于疮疡溃后形成的瘘管。其原理是利用线的张力促使局部气血阻塞,肌肉坏死,以达到切开瘘管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