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经拾遗方论

内经拾遗方论

书名。8卷。宋·骆龙吉撰。撰年不详。作者鉴于《内经》一书所记疾病,虽有病因、证候,但缺方剂治法,遂摘取其中62种病症加以注解,并为之拟定处方。其后明代刘浴德、朱练又续补88种病症,体例一仿前书,合编为4卷,改名《增补内经拾遗方论》。现有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胎毒法

    古代新生儿调护方法之一。小儿初生拭净口中恶血后,用药物内服,以去腹中恶物、脐粪,解胎中蕴积热毒。《千金要方》有甘草法等;李东垣用淡豆豉一味煎汤,与三、五口,其毒自下,又能助胃气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分甘

  • 白棘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棘针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尺脉

    寸口脉三部之一。详寸关尺条。

  • 肺手太阴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阴肺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寝汗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又名盗汗。详该条。

  • 高喘

    证名。指突然发热而呼吸迫促的证候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热论》:“暴热上喘者,病在心肺,谓之高喘。”治宜宣肺平喘,用麻杏甘石汤。

  • 损娠

    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小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姚方林

    【介绍】:见姚起凤条。

  • 鸡髻花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即鸡冠花,详该条。

  • 三丰伐木丸

    即伐木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