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八味丸
即滋阴八味丸,见该条。
即滋阴八味丸,见该条。
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白豆蔻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血漏。见血漏条。
证名。指肘部或肘前、后有发热感觉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肘所独热者,腰以上热;……肘前独热者,膺前热;肘后独热者,肩背热。”《类经》五卷:“肘前,内廉也,手三阴之所行,故应于膺前;肘后,外廉也,手太阳
【生卒】:1017~1086年【介绍】:宋代官吏。福州人。庆历六年(1046年)进士,通晓水利。煦宁(1069~1077年)间主管虔州(今江西赣州)时,鉴于当地风俗相信巫祝鬼神,不信医药,刘彝严禁巫医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脐漏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即半边旗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人身水谷、气、血、髓所汇聚之处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人有髓海(脑)、有血海(冲脉)、有气海(膻中)、有水谷之海(胃)。凡此四者,以应四海也。”详各该条。
病名。为痰浊上壅,气为痰阻,呼吸有声,声如拽锯。参见喉吤条。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