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下半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年轻时喜读书,后学医,通脉理,注重温补之法。著有《脉诀》一书,已佚。
即膜原。《灵枢·岁露论》:“其内搏于五脏,横连募原。”详膜原条。
病证名。常见于重症中暑。①指夏月猝然倒仆,昏不知人。《医学传灯》卷上:“夏月猝然僵仆,昏不知人,谓之暑厥。当分阴阳二证。阳证,脉来洪数无力,身热汗出,谓之阳厥,此因暑食伤脾,食多而热亦多,宜用连芍调中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当归枳壳汤,见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盘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杜鸿渐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任迁。婺源高仓(今属江西)人。少业儒,因二弟相继死去,父母因悲伤成疾,不久母因风痫,诸医束手。何氏遂弃儒学医,遍求方书,精心研读四年,后临证每有良效,对贫穷人则不计报酬,并帮助药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①浑与混通。②湿浊之邪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浊邪中下,名曰浑也。”
详清心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