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多因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。即走马牙疳。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广州中医学院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。①泛指一切外感热性病,意同广义的伤寒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。”参见伤寒、温病条。②指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。《难经·五十八难》:“伤寒有五,……有热病,有温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山羊血,详该条。
针灸治疗原则之一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指对急暴病症可以从太阳经着手治疗。
出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二。即胎气攻心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由风热郁滞肌肤所致。其症生于背部神堂穴、膈关及膈俞穴处。初起皮肤瘙痒剧烈,继起燎浆水泡,搔破后溃烂见骨。治宜托里解毒。内服加味补血汤,外敷太极黑铅膏。
见曾鼎《妇科指归》。指孕妇临近分娩时转胎引起的腹痛。
①指药性之寒热受病性之寒热所格拒。如里热甚盛的病证当用寒凉药物清泄里热,但炽盛的热邪可能格拒寒凉的药物,使其服后呕出,不能进入体内以发挥疗效。同样里寒甚盛的病证用辛热药物治疗,寒邪过盛则可能格拒辛热药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