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清·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多因七情郁火,湿热下注所致。阴中或肿或痛或痒。治疗参见阴蚀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医心方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追风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茱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上、下二集。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、上海市药材公司合编。本书收集全国各类中药材,分为西怀类、川汉类、南广类、山浙类、草药类、附录等,对于产地、产季、产况、产作的药材知识,系根据上海老药工的经验,结合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池,见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PC5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鬼路。属手厥阴心包经。经(金)穴。位于前臂掌侧,腕横纹上3寸,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布有前臂内、外侧皮神经,正中神经掌皮支,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;并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鹿角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