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卢繇(yáo 摇)生

卢繇(yáo 摇)生

【介绍】:

卢之颐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蝎虎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壁虎,详该条。

  • 神妙观音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方。炒扁豆、炒石莲肉(去心)、人参各一分,茯苓一钱半,炙甘草、白芷、黄芪(蜜炙)、炒木香各一钱,神曲二钱。为末,每服:婴孩一字;二岁至三岁半钱;四至五岁一钱,加大枣半斤,水煎服。

  • 眦帷赤烂

    病证名。帷通帏,亦作眦帏赤烂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专言眦之赤烂。”详眦赤烂条。

  • 口辛

    指口内有辛辣味的感觉。《医学入门·口舌唇》:“肺热口辛。甘桔汤、泻白散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口辛,肺气上溢也。生脉散加桑皮、地骨皮、黄芩。”

  • 卫分证

    外感温病的初起阶段,邪犯人体卫表之证。以恶风寒或微恶风寒、发热、苔薄白、脉浮数为特点,或见鼻塞咳嗽,或肢痠身疼头痛等。叶天士《温热论》:“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传心包。肺主气属卫。”又:“肺主气,其合

  • 经闭发热

    病证名。清·《妇科秘方》:“此症因行经时及产后食冷水果等物所致。盖血见水则凝滞,初起每日生寒作热,五心烦热,脾土不胜,若半年不治,变作骨蒸,子午发热潮热,肌肉削瘦泄泻不止,须用逍遥散、紫金汤治之。”

  • 心嘈

    证名。嘈杂的俗称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嗳气嘈杂吞酸恶心源流》:“嘈杂者,即心嘈。”详嘈杂条。

  • 恶(wù 误)热

    证名。即怕热。①外感热病反映于外的一种证候。如:伤寒阳明病的外证为“身热,汗自出,不恶寒,反恶热”(见《伤寒论·阳明病篇》)。其他如“阳明温病”亦“但恶热,不恶寒”(见《温病条辨》)。②见于内伤疾患。

  • 推车虫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郑应文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麟条。